[发明专利]医疗辅助计算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86927.1 | 申请日: | 200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1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佳;徐启健;许哲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研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3/033;F16M11/16;F16M13/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为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内***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辅助 计算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方面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可适用于下载各种特殊医疗设备内的记录,以及可方便医疗人员观看该记录及输入相关数据的医疗辅助计算机。
背景技术:
一般医院中的医疗设备基于其特殊性、专业性及价格昂贵等因素,所以其硬件的换新速度通常无法跟得上一般计算机,而且各种医疗设备的开发及出厂的时间又通常不可能相同,因此该医疗设备上用以与其它计算机连通以供下载记录的传输连接器虽然皆为当时最佳的规格,然而亦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时代的进步而一一被后来的传输连接器的规格所取代。而如此便会造成医院中不同时期所购入的医疗设备具有不同规格的传输连接器。
目前已知的医疗辅助计算机,如中国台湾公告第I259387号的专利所示,是安装于一药车上,其所具有的传输连接器通常无法完全适用于连接所有的医疗设备,而且其又具有相常大的体积,并又固定在该药车上。因此,欲于该药车上临时更换具有不同规格传输连接器的医疗辅助计算机,是非常的不容易及浪费时间。所以医护人员欲于巡房时下载病房中各种医疗设备的记录时,便须另外携带各种转接头及连接线,而如此则便会造成医护人员的强大负担,而且并非每一个医护人员皆能清楚的认识各种规格的传输连接器的使用方法及连接方式,又该大体积的医疗辅助计算机亦会占用掉药车上的大量的空间,而造成医护人员的不方便,再者,其亦不方便由药车上脱离或是随身携带,所以医疗人员欲观看内部的记录及输入相关数据时须连同该药车一起,因此是非常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适用于下载各种特殊医疗设备内的记录,以及可方便医疗人员观看该记录及输入相关数据的医疗辅助计算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疗辅助计算机,其包括一便携式计算机,该计算机具有一可显示记录数据的屏幕,还包括一基座、及一滚动条旋钮,该基座具有一容槽及数传输连接器,该容槽中具有一连接插头,该数传输连接器可分别连接各种医疗设备;该便携式计算机可分离地插置于该基座的容槽中,且具有一连接插槽,该连接插槽可容纳该基座的连接插头,使可供透过该基座的传输连接器下载医疗设备内的记录;该滚动条旋钮可分离地组接于该基座上,可利用转动的方式透过该基座控制该便携式计算机的屏幕中页面滚动条的卷动。
如此,便可利用将该便携式计算机插接于该具有特定传输连接器的基座上,以使其可利用该基座的传输连接器与特定的医疗设备连接,而可供轻易的下载该些医疗设备内的记录,并使其因此无须另外携带转接头及转接线。另外,该便携式计算机亦可轻易由该基座上分离,所以方便携带及观看内部的记录以及输入相关数据。而且本发明的医疗辅助计算机的整体的体积亦较小而不会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前侧的立体外观图。
图3是本发明后侧的立体外观图。
图4是图2的正视图。
图5是图4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4沿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滚动条旋钮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使用实施例。
标号说明:
1基座 10容槽
100凸缘 101连接插头
102定位块 11旋钮插槽
110嵌槽 12传输连接器
13第一卡扣装置 130第一扣件
131弹性体 14第二卡扣装置
140第二卡扣件 141弹性定位片
142定位凹槽 143施力部
144定位凸块 1516螺孔
2便携式计算机 20屏幕
21连接插槽 22定位槽
23控制键 24卡槽
3滚动条旋钮 30座体
300嵌块 31旋钮插头
32钮体 320转轴
33输入装置 330电路板
331编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3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的医疗辅助计算机,其结构包括一基座1、一便携式计算机2及一滚动条旋钮3,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研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研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69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