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云母为衬底的DNA样品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87006.7 | 申请日: | 200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5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倪嵋楠;隋丽;孔福全;蔡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G01N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1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云母 衬底 dna 样品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微技术,具体涉及原子力显微镜(AtomicForceMicroscopy, 简称AFM)观测DNA所用样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982年,宾尼(Binnig)等人发明了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SPM),它是一类可以从原子水平到纳米尺寸观察物质结构的三维成 像工具,是一种新型的显微技术。1986年宾尼(Binnig)与魁特(Calvin F.Quate) 和盖博(Christoph Gerber)合作推出了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 简称AFM)。AFM在观测生物样品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例如:可以在近似生理环 境下直接观测生物样品;在扫描样品过程中将针尖对样品的作用力控制在 10-9-10-12N,使针尖对样品的损伤降低到非常低的水平;AFM样品制备突破了导电 性的限制,与电子显微镜相比制样过程相对简单。因此,AFM出现以后在生物研 究中迅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各类AFM应用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无疑是DNA样品的制备,制样的好坏将 决定整个实验的成败。现在,国内外各个实验室的DNA样品制备方法各种各样, 无论是衬底的选择,还是DNA样品的浓度,以及制样的细节等都各不相同。国内 外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有两大类DNA制样方法:一是对云母表面进行修饰,所用 的试剂有3-氨丙基三乙氧基(简称APS),戊二醛,亚精胺以及用阳离子进行预 处理等;二是在DNA水溶液中加入阳离子,但是各家所使用的阳离子种类及浓度 都不相同。在第二种方法中,阳离子和DNA的浓度是决定制样成败的关键,比如, 阳离子浓度太大,容易使DNA分子相互结合在一起而不能均匀分散在云母片上; DNA的数量太少,对于要做大量统计的实验显然不利;DNA太多以至于不同分子 之间有重叠,对长度的测量也不利。
技术方案
下面将针对现有制膜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适于对质粒DNA及其碎片进行 长度测量并进行大量统计分析的要求的制样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AFM的DNA样品制备方法,由如下步骤组成:
用蒸馏水和Mgcl2溶液将原始DNA样品稀释成DNA溶液;
在涡旋震荡器上震荡2-3分钟,使得样品在溶液中分散均匀;
取4-5μl的样品滴于新解理的云母上,沉积5-10分钟;
用四次蒸馏水冲洗7-12次,每次水的体积大约在120-160μl左右;
⑤放置在空气中大约6-7小时后再进行观测。
其关键技术在于:步骤1中,DNA浓度为1-3ng/μl,Mg2+浓度为1-4mM。
为了保证整个操作过程中不引入杂质,所用的蒸馏水为四次蒸馏水。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所制出的样品,经AFM成像后,不但能够在较高的 图像分辨情况下真实地显现DNA的形态,而且DNA及碎片的数量也较为适中,适 合于进行DNA及其碎片长度的测量并做统计分析。
实施例
下面将用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实验设备与材料:上海爱建纳米公司生产的AJ-III型原子力显微镜,在室 温下以Tapping mode在空气中成像,相对湿度为33%-39%,所有图像采集的扫 描速度为1.5Hz,像素为256×256;针尖选用俄罗斯MikroMasch公司的型号为 NSC11的硅针,共振频率为315KHz,力常数为48N/m;云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原 子核研究所提供;PUC19DNA购于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长度为2686bp,含 有70%以上的共价闭环。
DNA样品制备流程如下:
用四次蒸馏水和Mgcl2溶液将原始DNA样品稀释成DNA浓度为1ng/μl,Mg2+浓 度为1mM的溶液;
在涡旋震荡器上震荡2-3分钟,使得样品在溶液中分散均匀;
取4-5μl的样品滴于新解理的云母上,沉积5-10分钟;
用四次蒸馏水冲洗7-12次,每次水的体积大约在120-160μl左右效果最好;
⑤放置在空气中大约6-7小时以上再进行观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70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