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存储器芯片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87711.7 | 申请日: | 200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0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杰;何祥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C7/10 | 分类号: | G11C7/10;G11C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市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存储器 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复合存储器芯片;具体说,是关于一种不需要高电压输入接脚以及专用的操作状态输出接脚的复合存储器芯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与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的应用层面的增广以及需求的增加,已有越来越多的制造厂商将快闪存储器与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封装在一起,进而形成一复合存储器芯片,以一次性地满足使用厂商的需求。
然而,由于快闪存储器与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都有其各自的信号输出接脚与信号输入接脚,因此若是不将这些接脚加以整合,而将快闪存储器与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直接封装在一起,将会使得复合存储器芯片的信号输出/输入接脚显得繁多且复杂,并且因此提高了制造厂商在布线(layout)上的困难度。因此,各家厂商无不绞尽脑汁,整合这些信号的输出/输入接脚,以减少这些接脚的数目。
目前市面上有一种技术是将快闪存储器与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地址接脚与数据接脚整合在一起,如此能够大幅度地减少复合存储器芯片的信号输出/输入接脚,然而此种复合存储器芯片仍未臻理想。图1是绘示现有的复合存储器芯片内部的快闪存储器1的电路图。标号102所指的方框即为一个引接到该复合存储器芯片外部的高电压输入接脚Vpp,该高电压输入接脚Vpp即提供此快闪存储器在执行数据擦除动作的过程中所必须要使用到的高电压。然而,此种做法必须额外提供此高电压,增加了供应电源的接脚的数目与种类。
另外,还存在一种存储器芯片,也整合了两种不同存储器的数据接脚与地址接脚,但却额外使用了一个专用的操作状态输出接脚,用以输出存储器的操作状态信号。故使用此种存储器芯片的制造厂商又必须再针对此专用的操作状态输出接脚而发展对应地数据传输的通讯协议,也增加了复合存储器芯片的接脚数目,并造成相当大的麻烦。
上述的二种存储器芯片,虽然都大幅度地整合了信号输入与输出接脚,然而却碍于现有的技术条件限制,仍无法将高电压输入接脚与操作状态输出接脚进行适当地整合,造成了使用厂商必须额外去对应地发展相关硬件设备,甚至是发展相关的通讯协议,徒增成本及应用范围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高电压输入接脚以及专用的操作状态输出接脚的复合存储器芯片。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一种复合存储器芯片,其包含一第一电压接脚、一第二电压接脚、一电压产生器、一快闪存储器以及一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该第一电压接脚用以提供一第一电压。该第二电压接脚用以提供较该第一电压为低的一第二电压,以与该第一电压共同界定出一工作电压。该电压产生器通过该第一电压产生一第三电压,其中该第三电压大于该第一电压。该快闪存储器及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均是于该工作电压下运作。且该快闪存储器通过该第三电压执行一数据擦除动作。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一种复合存储器芯片,其包含一第一电压接脚、一第二电压接脚、一数据接脚、一快闪存储器以及一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该第一电压接脚用以提供一第一电压。该第二电压接脚用以提供较该第一电压为低的一第二电压,以与该第一电压共同界定出一工作电压。该快闪存储器及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均是于该工作电压下运作,且共同经由该数据接脚传输一数据信号。且该快闪存储器是经由该数据接脚传输一操作状态信号。
本发明的复合存储器芯片,是通过提升其工作电压而得到快闪存储器在执行数据擦除动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高电压。故本发明的复合存储器芯片不需要额外提供一高电压输入接脚来接收高电压。再者,本发明的复合存储器芯片的数据操作状态信号,是通过一般的数据接脚来向外传递,故不需要专用的操作状态输出接脚。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复合存储器芯片不需要供应高电压的接脚以及专用的操作状态输出接脚,故减少了接脚的数目。
在参阅附图及随后描述的实施方式后,该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便可了解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以及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及实施态样。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快闪存储器的示意图;以及
图2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77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