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压源逆变器的脉宽调制控制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88605.0 | 申请日: | 200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3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S·加塔里克;B·韦尔奇科;S·E·舒尔茨;S·希蒂;S·T·韦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7/02 | 分类号: | H02P27/02;H02M7/4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武;廖凌玲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压 逆变器 脉宽调制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控制交流电机的方法,包括:
基于开关周期和输出电压向量提供电压到交流电机中,该开关周期具有多个相脚并且具有零向量;和
当输出电压向量处于失真区域中时,将多个相脚的每个的占空比进行修改,修改量为该零向量的占空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修改步骤包括当开关周期的第一相脚小于最小占空比时,增加零向量的占空比到多个相脚的每个中,最小占空比表示失真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修改步骤包括当第二相脚的占空比大于最大的占空比时,从多个相脚的每个中减去零向量的占空比,最大的占空比表示失真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提供电压的步骤包括利用逆变器驱动交流电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提供电压的步骤包括利用非连续的脉宽调制(DPWM)信号驱动逆变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最小占空比和最大占空比基于逆变器的最小脉宽和逆变器的死区时间中的至少一个。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提供电压的步骤包括基于最大相电流选择零向量,所述最大相电流具有随着逆变器的负荷功率因数变化的相位角。
8.用于控制交流电机的电压源逆变器,电压源逆变器包括:
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构造以产生第一信号;
开关网络,其具有连接到所述控制器的所述输出端的输入端和具有被构造以连接到交流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开关网络被构造以: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产生输出电压向量和零向量;和
提供相应于所述输出电压向量的电压到交流电机;和
调制器,其具有连接到所述逆变器电路的所述输出端的输入端和具有连接到所述控制器的所述输入端的输出端,当所述输出电压向量处于失真区域时,所述调制器被构造以修改所述零向量,所述失真区域基于所述开关网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压源逆变器,其中所述第一信号是DPWM信号。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压源逆变器,其中所述调制器还被构造为当所述输出电压向量处于所述失真区域中时,提供第二信号到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信号基于所述输出电压向量和所述零向量。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压源逆变器,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具有开关周期,所述开关周期具有多个相脚,多个相脚的每个具有占空比;和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构造为当输出电压向量处于所述失真区域中时,对多个相脚的每个的所述占空比进行修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压源逆变器,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构造为当所述多个相脚之一的占空比小于最小占空比时,增加所述零向量的占空比到所述多个相脚的每个上,所述最小占空比表示所述失真区域。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压源逆变器,其中所述最小占空比是基于所述开关网络的最小脉宽和所述开关网络的死区时间中的至少一个。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压源逆变器,其中响应于所述第二信号,所述控制器还被构造为当所述多个相脚之一的占空比大于最大占空比时,从所述多个相脚的每个上减去所述零向量的占空比,所述最大占空比表示所述失真区域。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压源逆变器,其中所述最大占空比是基于所述开关网络的最小脉宽和所述开关网络的死区时间中的至少一个。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压源逆变器,其中所述失真区域是基于所述开关网络的最小脉宽和所述开关网络的死区时间中的至少一个。
17.一种用于控制电压源逆变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监控电压源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向量,该输出电压向量基于开关周期,该开关周期具有多个相脚和零向量;
当输出电压向量处于失真区域中时,通过将多个相脚的每个的占空比进行修改来产生修改的开关周期,修改量为修改该零向量的占空比;和
提供DPWM信号给电压源逆变器,该DPWM信号具有修改的开关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公司,未经通用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86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验证系统
- 下一篇:一种L-茶氨酸的改进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