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笔划四角码汉字输入法及其字母与数字键盘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89234.8 申请日: 2007-03-15
公开(公告)号: CN101067767A 公开(公告)日: 2007-11-07
发明(设计)人: 陈春;陈柏润 申请(专利权)人: 陈春
主分类号: G06F3/023 分类号: G06F3/023;H04M1/23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武***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笔划 四角 汉字输入法 及其 字母 数字键盘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笔划四角码涉及汉字电脑数字与字母编码的汉字输入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与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汉字输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汉字易学,好用,输入速度快,并能在电脑或手机中都能使用,要求输入中文简体、繁体、中日韩汉字等。要求能有GB、GBK、GB18030、Unicode等多个版本,都可以轻松地打出所需汉字,但目前这样的输入法确实很难找。本发明就是为了这一目的,设计出能够在电脑与手机中都能通用的汉字输入法,易学、好用,规范,不用记忆,方便地输入所需要的汉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设计出能够在电脑与手机中都能通用的数字与字母编码的汉字输入法,本发明按照汉字构字规律与最新规定书写顺序,融汉字的偏旁部首、笔划、四角号码于一体,不背字根,不识拼音,也不用识部首的读音,见部首识码,见字识码,一学就会,人人都能用的汉字输入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计算机字母键盘输入汉字的方法,所述计算机字母键盘分为五个分区,分别为撇区、点捺区、横区、竖区与折区,该方法的特征在于:

将汉字的偏旁部首的首笔笔划为“撇”、“点捺”、“横”、“竖”与“折”的偏旁部首分别对应于所述计算机字母键盘的撇区、点捺区、横区、竖区与折区;

将所述的汉字的偏旁部首的首笔笔划与该偏旁部首左下角的四角号码进行组合编码,该组合编码与所述计算机字母键盘的对应关系为:

当所述的汉字的偏旁部首为多笔划时,

(1)将所述的汉字的偏旁部首的首笔笔划为“撇”,该偏旁部首左下角的四角号码为“1”、“2”、“3、4、5”、“6、7、8”、“9、0”的部首,分别对应字母键盘撇区的键码“t”、“r”、“e”、“w”与“q”;

(2)将所述的汉字的偏旁部首的首笔笔划为“点”或“捺”,该偏旁部首左下角的四角号码为“1”、“2”、“3、4、5”、“6、7、8”、“9、0”的部首,分别对应字母键盘点捺区的键码“y”、“u”、“i”、“o”与“p”;

(3)将所述的汉字的偏旁部首的首笔笔划为“横”,该偏旁部首左下角的四角号码为“1”、“2”、“3、4、5”、“6、7、8”、“9、0”的部首,分别对应字母键盘横区的键码“g”、“f”、“d”、“s”与“a”;

(4)将所述的汉字的偏旁部首的首笔笔划为“竖”,该偏旁部首左下角的四角号码为“1”、“2”、“3、4、5”、“6、7、8”、“9、0”的部首,分别对应字母键盘撇区的键码“h”、“j”、“k”、“l”与“m”;

(5)将所述的汉字的偏旁部首的首笔笔划为“折”,该偏旁部首左下角的四角号码为“1”、“2”、“3、4、5”、“6、7、8”、“9、0”的部首,分别对应字母键盘撇区的键码“n”、“b”、“v”、“c”与“x”;

(6)笔划“撇”、“点”、“横”、“竖”与“折”,分别编为数字码“3、4、1、2、5”,多笔划偏旁部首的数字编码直接取其首笔笔划的与该偏旁部首左下角的四角号码的数字编码;

当所述汉字的偏旁部首为单笔画时,将基本的单笔划偏旁部首的“横”、“竖”、“撇”、“点捺”与“折”,分别编为数字码“1、2、3、4、5”,并对应字母键盘的键码“g”、“h”、“t”、“y”与“n”;

将汉字按照书写顺序拆分成多个偏旁部首,根据偏旁部首的组合编码与所述计算机字母键盘的对应关系,产生四码、三码、首末码、数字码四种汉字编码规则:四码编码取每个字的第一、第二、第三与最后一个偏旁部首的编码;三码编码取每个字的第一、第二与最后一个偏旁部首的编码;首末码编码取每个字的第一与最后一个偏旁部首的编码;数字码将上面的四码、三码、首末码的取其偏旁部首的数字编码。

附图说明

图1是四角号码查字法图表;

图2是标准部首的笔划四角码码表;

图3是笔划四角码数字键盘布局图;

图4是笔划四角码手机数字键盘布局图;

图5是笔划四角码字母键盘中的四角号码与笔划编码的输入;

图6是标准部首的笔划四角码字母键盘布局图;

图7是标准部首的笔划四角码字母键盘布局放大示意图;

图8是简约部首的笔划四角码码表;

图9是简约部首的笔划四角码字母键盘布局图;

图10是标准部首与简约部首的笔划四角码字母与数字编码示例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春,未经陈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92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