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倍光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89836.3 | 申请日: | 200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1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小里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5/14 | 分类号: | G02B15/14;G02B9/34;G02B13/1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香兰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装载于紧凑的数码静态相机(数码相机)及民生用摄像机等的变倍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在通过数码相机或民生用摄像机等进摄影时,若存在摄像者的手抖动或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振动,会在摄像图像中产生晃动,从而导致图像的劣化。为了防止这种图像晃动(ぶれ),以往以来,周知以下方法:即使摄像光学系统的一部分透镜作为图像晃动校正组沿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从而对光学性图像的晃动进行校正(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一种变倍光学系统,其被构成为,例如,如图4中所存在的那样,具备:在变倍时为固定的第1透镜组I、在变倍时沿着光轴移动的第2透镜组II、和第3透镜组III,通过使第1透镜组I~第3透镜组III中的任一个沿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而对伴随着振动的摄像图像晃动进行校正。
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揭示了一种变倍光学系统,其被构成为,例如,如图4中存在的那样,具备:在变倍时为固定的负的第1透镜组I、在变倍时沿着光轴移动的正的第2透镜组II、和负的第3透镜组III,通过使第2透镜组II沿着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而对伴随着振动的摄像图像的晃动进行校正。
在专利文献3中揭示了一种变倍光学系统,其被构成为,例如,如图4中所存在的那样,具备:在变倍时为固定的负的第1透镜组I、在变倍时沿着光轴移动的正的第2透镜组II、及负的第3透镜组III,通过使第3透镜组III沿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而对伴随着振动的摄像图像的晃动进行校正。
在专利文献4中揭示了一种变焦透镜,其被构成为,例如,如图2中所示的那样,依次具备:正的第1透镜组G1;在变倍时沿着光轴移动的负的第2透镜组G2;正的第3透镜组G3;在变倍时沿着光轴移动的正的第4透镜组G4;正的第5透镜组G5,通过使构成第5透镜组G5中的一部分的正部分组,沿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而进行图像的移动。
【专利文献1】专利2535969号公报
【专利文献2】专利2560377号公报
【专利文献3】专利2605326号公报
【专利文献4】专利公开2006-23593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3的变倍光学系统中,对图像晃动进行校正的透镜组(以下,校正透镜组)相对于对整体结构所占的比率较大,因此,针对用于驱动校正透镜组的驱动部的电气及机械负荷也较大,并且不利于整体构成的紧凑化。尤其,即使校正透镜组作为进行变倍动作的变倍组而发挥功能时,对驱动部的负荷变得特别大,其机构也容易变得复杂。而且,校正透镜组的前后的透镜(组)是进行变倍动作的变倍组,从而,难以在机构发明提高密闭度,且存在灰尘等的异物的侵入及附着的忧虑。尤其,如专利文献3的变倍光学系统那样,若最后透镜组(最靠近像侧的透镜组)为变倍组且移动组,则在最后透镜组上容易附着灰尘,此时,在摄像图像出现阴影的影响
而且,在上述专利文献4的变焦透镜中,因有全长变长的倾向,因此,存在紧凑性方面不充分的地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所涉及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倍光学系统,其是更紧凑且简便的构成,并具有针对因振动或倾斜等引起的图像晃动的充分的校正功能,且可以发挥良好的光学性能。
本发明的变倍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至少具备: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2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3透镜组;具有负的折射力并包含多个副透镜组的第4透镜组,并被构成为,通过使第2透镜组在光轴上移动而进行变倍,同时,通过使第3透镜组在光轴上移动而进行对由变倍引起的像面变动的校正以及对焦。第4透镜组在变倍及对焦时为固定,所述多个副透镜组中从物体侧数第二个副透镜组是由从物体侧起顺次配置的正透镜和负透镜构成的胶合透镜,通过所述胶合透镜向相对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而移动图像。
在本发明的变倍光学系统中,通过仅使包含于在变倍及对焦时为固定的第4透镜组中的1个副透镜向相对于光轴垂直方向移动而使得图像移动,并校正伴随振动或倾斜等的图像晃动。为此,第4透镜组,成为如下那样的透镜:即能够发挥充分的图像晃动校正功能且占整体构成的比例较小。而且,第1~第4透镜组依次具有正、负、正、负的折射力,因此,整个系统的像侧主点的位置更处于物体侧。因而,第4透镜组的折射力为负的这一点对于缩短全长大为有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能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98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