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记忆卡保护匣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0179.4 | 申请日: | 2007-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0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水口觉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邶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C5/00 | 分类号: | G11C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为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大安***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记忆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忆卡保护匣,特别是关于一种保护在静电状态下的具有多个电极的记忆卡的记忆卡保护匣。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因记忆卡的机能优于硬盘或光盘等之驱动部,具体积小而记忆容量较大的优点,常应用在数字照相机、手机及手提式音乐等电子产品,亦常应用在计算机的外接记忆装置。
当从电子产品拆下记忆卡而携带及搬运时,为要使记忆卡中的数据或电子电路等在过程中不会因静电而遭受破坏,记忆卡通常被放置在具有保护功能的专用匣体,再开始携带及搬运。
但记忆卡之所以会因静电而遭受破坏的最大原因,在于人的肢体,此乃因使用者的带电肢体(手掌等)触摸记忆卡包装体(jacket)时所引起的放电,而造成一种震荡现象导致该储存的数据或电子电路被破坏。例如:使用者步行于地毯(carpet)上时,若其湿度为10~20%时,使用者的肢体的带电量可达35kV,而于湿度65~90%即达于1.5kV。
若以带电的手指,过度接近或触摸其它导电性物质(如:记忆卡)而引起静电的放电现象,虽因人体对1~2kV程度的放电未有痛感而不知有放电发生,亦会有破坏储存数据的放电情形发生。
为避免先前状况发生,如图4所示,数个记忆卡34装于一箱体31予以保管,该箱体31于箱体外壳32内设置一卡体架33,其是属105~107Ω/cm2程度的静电扩散性高电阻导电性胶绵(sponge),当记忆卡34收纳在箱体31内时,只要将记忆卡34的外表面接触于卡体架33,即可使记忆卡34所带的静电泄漏。(参考【非专利文献1】:http://www.nakabayashi.co.jp/products/brand/digio/memorycase.html。)
当由箱体31取出记忆卡34时,需以带电的手掌或手指直接触碰记忆卡34,必然引发放电,此时,若有高电位的微电流通过外表面而漏电于卡体架33,即可避免发生问题,但若微电流不通过卡体架33,且由露出记忆卡34外表面的电极传进内部,即有破坏电子电路及数据之虞。
如图5所示,当手指操作记忆卡34时,为使手指不要直接触碰记忆卡34的电极35,会将电极35配置在外表面的凹槽36内;但若手指带电,只要手指过度接近电极35(虽没有触碰电极35)即可引发放电,此时因电极35配置在凹槽36内而难以触接卡体架33,无法透过电极35触接卡体架33(电流将从电极35流入卡体架33)而得以保护内部的电子电路,故此设计亦有破坏电子电路或数据之虞。
也就是说,如图6所示,此设计乃凹槽36较为窄细,而无法将柔软的卡体架33塞入凹槽36内,就算有外形合适于凹槽36的细条(系属胶绵材质),亦会在加工时发生形变而难以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带电肢体直接碰触记忆卡以引起放电作用,使电气得以确实漏泄而不会破坏记忆卡内部的电子电路或已储存的数据的记忆卡保护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记忆卡保护匣,用来保护在静电状态下的一具有多个电极的记忆卡,该保护匣包括一记忆卡收纳器具,供收纳该记忆卡并且保持插入的记忆卡的状态,所述记忆卡收纳器具具有一插座、及一静电保护电路,该插座具有一狭槽及多个电极,该狭槽供记忆卡插入,该电极分别对应该记忆卡的电极;该静电保护电路由连接于接地电极以外的电极的导线所构成,与该插座电性连接,其具有一静电保护电阻,透过该静电保护电阻与接地点并联。
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记忆卡保护匣,位于一箱型的匣体外壳内,用来保护在静电状态下的一具有多个电极的记忆卡,包括有至少一记忆卡收纳器具,供收纳至少一记忆卡并且保持插入的记忆卡的状态,所述记忆卡收纳器具具有一插座、及一静电保护电路,该插座具有一狭槽及多个电极,该狭槽供记忆卡插入,该电极分别对应该记忆卡的电极;该静电保护电路由连接于接地电极以外的电极的导线所构成,与该插座电性连接,其具有一静电保护电阻,透过该静电保护电阻与接地点并联。
如本发明的记忆卡保护匣,若将记忆卡插入记忆卡收纳器具的狭槽,使记忆卡的各电极连接在插座的电极。因此,将记忆卡的各电极配置在窄细凹槽内,亦能将各电极分别连接插座内的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邶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邶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01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和连接器连接体
- 下一篇:猪附红细胞体的小鼠感染模型的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