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焦超声波穴位治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0503.2 | 申请日: | 2007-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4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朝涛;王华;王智彪;敬李;赵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融海超声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7/02 | 分类号: | A61N7/02;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建民;张天舒 |
地址: | 401121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焦 超声波 穴位 治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声治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聚焦超声波穴位治疗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聚焦超声波对针灸穴位、软组织慢性损伤和骨的退形性变进行超声治疗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针灸由于其具有范围广、见效快、副作用小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医患的关注,市面上也出现了很多的针灸治疗设备,超声针灸以其独特的无创性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采用的超声针灸治疗方式主要有超声波辐照穴位、利用超声振动带动银针实现捻针、以及超声波药物导入等。
目前临床上进行超声针灸时大都采用平面超声换能器。如公开号为CN 1803221A和授权公告号为CN 1206005C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超声针灸装置都采用的是平面超声换能器,而这种换能器由于输出面积大,能量不集中,在穴位治疗上疗效不显著,超声辐照总剂量大,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又如中国专利(专利号:CN 92101460.0)中公开的电子超声针灸多用仪,该专利中虽然采用了聚能式超声换能输出头,包括声阻抗大的材料制成的背盖板,中间是平面换能器,前面采用低声阻抗材料制成的聚能片,解决了平面超声治疗能量不集中的问题,但是中医穴位治疗中,由于各个穴位的深度不一致,且在治疗中需要对银针进行捻针,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但该专利没有解决这些问题;此外由于其采用的是透镜式的聚能换能器,存在交界面的超声波反射,容易给其他穴位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超声波的衰减也较大。
此外,公开号为CN 1803221A的中国专利中公布的针灸仪,它是利用超声波的振动来实现“捻”的目的,但它这里的“捻”实质上是对穴位进行轴向上的上下运动,没有周向上的运动,而传统针灸的捻既包括了轴向上的运动同时也包括了周向上的运动,因此上述这些设备都不能很好的满足超声针灸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进行无创治疗、提高了治疗安全性、并且可以与传统针灸达到相同的疗效的超声波穴位治疗装置。
本发明秉承中国针灸经络学说理论,利用频率在0.5MHz至25MHz范围内超声波良好的聚焦性组织穿透性,对中医针灸穴位、软组织慢性损伤和骨的退形性变进行无创治疗,即避免了传统针灸创口感染的危险,同时又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超声波穴位治疗装置包括主机、治疗枪,治疗枪通过连接线缆与主机相连,治疗枪内有可产生聚焦超声波的超声换能器,治疗枪内包括有可使超声换能器产生非轴向对称声场的声场调节单元。
由于超声换能器旋转时产生的非轴向对称声场可以在人体组织内模拟中医针灸捻针的动作,从而达到针灸治疗的功效。
所述使超声换能器产生旋转的非轴向旋转对称声场的声场调节单元可以采用机械方式来实现,也可以利用电气控制的方式来实现。
如果采用机械方式来实现,优选所述声场调节单元可包括与超声换能器连接的旋转驱动机构,超声换能器中采用非轴向对称的换能器片,如球壳换能器片或单弧面换能器片。由旋转驱动机构带动超声换能器做周向运动,从而产生非轴向对称声场。
如果采用电气控制方式来实现,所述超声换能器可采用相控阵超声换能器,所述声场调节单元包括可对相控阵超声换能器进行控制,从而使超声换能器产生非轴向对称声场的电控机构。超声换能器也可采用非轴向对称的球壳状换能器。
优选的是,治疗枪内还可包括有可调节超声换能器聚焦深度的焦点深度调节单元,通过控制换能器片的聚焦深度,或是移动焦点位置,来满足不同深度穴位的治疗要求。
所述焦点深度调节单元也可以采用机械方式或者是电气控制的方式来实现。
如果采用机械方式来实现,优选所述焦点深度调节单元可包括与治疗枪端面连于一体的伸缩件、与伸缩件连接的可沿超声换能器轴向移动的线性驱动机构。
更优选的是,在声场调节单元采用上述机械方式的情况下,可将超声换能器通过旋转头与旋转驱动机构相连,连杆套于旋转头外,连杆一端与线性驱动机构相连,另一端通过伸缩头与连接在治疗枪端面上的伸缩件相连。考虑到伸缩件在进行伸缩运动时是以超声换能器的初始状态作为参照的,从而改变超声换能器的焦点深度,因此伸缩件在自然状态时一般应该与超声换能器处于同一平面。线性驱动机构带动连杆做轴向运动,从而带动伸缩件做轴向运动,此时超声换能器固定不动,当治疗枪枪体做伸缩运动时,换能器片的焦点位置在患部内发生改变,从而实现深度的自适应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融海超声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融海超声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05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下一篇:基站以及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