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灶逸热回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0797.9 | 申请日: | 2007-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5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达 |
主分类号: | F24C3/08 | 分类号: | F24C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媛睿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光熙 |
地址: | 100045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灶 回收 | ||
1.一种燃气灶逸热回收器,包括热反射罩体(1),集热环(2),尾气倒返环形通道(3),尾气吸出环形通道(4),尾气导流板(5)和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燃气灶逸热回收器安装在燃气灶的上端,为双层结构,形状类似球带体,与锅体相吻合,外层为热反射罩体(1),内层是集热环(2),两层之间构成尾气倒返环形通道(3),在集热环(2)内设置有支撑锅体的支撑架,并且在集热环(2)与热反射罩体(1)的下端装有尾气导流板(5),尾气导流板(5)呈环形,中间部分挖空,其尺寸与集热环(2)底部外圆一致,并沿热反射罩体(1)外圆间隔一定间隙上翻,其上翻部分与热反射罩体(1)之间构成尾气吸出环形通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逸热回收器,其特征在于:热反射罩体(1)和集热环(2)之间的间隙在5至8毫米左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灶逸热回收器,其特征在于:尾气导流板(5)的上翻距离是10至20毫米左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逸热回收器,其特征在于:尾气导流板(5)的上翻距离是15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燃气灶逸热回收器,其特征在于:集热环(2)是由红外材料制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灶逸热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支撑架中的支撑脚是按照中心对称的方式布置在支撑架中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灶逸热回收器,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是十字形支撑架(9),等边三角形支撑架(11),正五边形支撑架(12)和正六边形支撑架(13)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燃气灶逸热回收器,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中支撑脚的形状是先平然后再向下倾斜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达,未经李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079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