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多刀刃凸台的炉排片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2448.0 | 申请日: | 200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9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朱新才;林顺洪;李长江;唐一科;邵毅敏;肖大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42***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刃 炉排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的关键部件焚烧炉炉排系统的炉排片,具体地说,涉及城市生活垃圾的焚烧炉炉排片。
背景技术
废弃物焚烧炉的最重要的部件是焚烧炉炉排系统,而构成炉排系统最基本的单元是炉排片,炉排片的不同,直接影响炉排系统的结构和性能。焚烧炉炉排系统负责炉内垃圾运送,同时提高垃圾与空气的混合和扰动度,提高燃烧效率。
现在已有多种类型的焚烧炉排问世,尤其是所谓的往复式焚烧炉排。往复炉排形式的炉排片像屋顶瓦片一样有规则地重叠在一起,组成垃圾燃烧的支撑体。可前后运动的炉排片与固定炉排片交替相间,其相对运动引起垃圾向前、后运动。在往复式推动炉排上,垃圾层被强烈地连续的翻转和搅动,使垃圾层反复松散和重新排列。
目前,中国垃圾具有热值低,水分含量高等特点,为保证焚烧炉出口温度稳定在850°c以上,需要在炉排上堆积足够高的垃圾。因此,要求炉排片能够充分的翻转、搅动和疏松整个垃圾料层,以缩短干燥时间、提高燃烧效率。同时,由于中国生活垃圾含水量高、成分复杂,造成垃圾干燥和燃烧时易结成团、结成块。因此还要求炉排片能够割成团的垃圾,使团内的垃圾与一次风能够充分接触、干燥充分、完全燃烧,以降低热灼减率。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炉排片虽出现了多种结构形式,但炉排片在使用过程中仍常出现以下问题:
1.炉排片对整个垃圾料层的搅动和疏松效果不明显,造成的原因是:现有的炉排片头部要么无凸台,要么凸台高度较低,大约低于100mm,造成头部整体高度较低,因此,炉排片的运动只能搅动、打散底层或底层附近的垃圾,而上层垃圾不能与周围垃圾混合,保持整体的滑移状态。
2.炉排片头部的凸台对结块的垃圾的分割作用不明显,造成的原因是:当活动炉排片推动垃圾移动时,无凸台的固定炉排片不能阻挡垃圾的运动,因此,成团的垃圾就会被整体移动,不能被打散、切割。另外,有凸台的炉排片基本由2~5个面围成,由于构成凸台的面少,并且多为对称设置,因而,炉排片凸台的对垃圾运动阻挡面的倾斜角度太小;并且面与面相交所构成的刀刃少即切割面少,有些甚至是活动炉排片头部为平面,造成不能有效的打散、切割成团的垃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多刀刃凸台的炉排片,解决垃圾在干燥、焚烧过程中搅动不均匀、燃烧不充分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多刀刃凸台的炉排片,由上表面、底部、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后侧面(6)构成长条板,在底部(2)设置有通风槽,该底部的尾端开有尾部固定用卡槽,在所述上表面的前端设置有一个凸台,其关键在于:所述凸台的外表面由5~10个斜面围成,每个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相等,斜面与斜面相交线形成刀刃;在所述凸台的后斜面上设有出风口,该出风口与底部的通风槽相通;所述凸台的形状是上小,下大,前端窄,后端宽的多面体。位于所述凸台后面的上表面在靠近凸台处为最高点,逐渐向下倾斜至炉排片中点,该中点后边为水平表面,即整个上表面后部是与水平面平行的平面。
采用上述方案,其一炉排片头部凸起的顶面、前面和侧面倾斜,确保垃圾在炉排片静止和运动时均处于不稳定状态,减少了垃圾成团、结块的可能性。在炉排片运动时,更加剧了垃圾之间的相互挤压、分离,有利于垃圾疏松、增加透气性,也能打散成团的垃圾。其二,头部由多个斜面组成,并有相交而成的、锋利的刀刃。便于切割的成团、结块垃圾。其三,炉排片运动时,前后炉排片之间垃圾中的诸如混凝土、石块、金属、木头等坚硬的异物将会增加炉排系统运动阻力,造成炉排驱动系统负荷加大,甚至机械卡死。也会增大前后炉排片之间的缝隙,造成灰渣进入风室以及漏风。采用的多个倾斜的斜面结构,可以“主动”避开坚硬的异物。其四,头部最高点的高度大约为200mm,能够扩大炉排片对垃圾在高度方向的搅动效果。其五,活动炉排片与垃圾的接触面为斜面,能够有效的分解垃圾的阻力,因此,由凸起为刀片状的炉排片组成的活动炉排运行阻力显著降低。其六,头部两侧的斜面能够对垃圾产生横向的拨开、切割作用,实现对垃圾料层的横向疏松。其七,底部的尾端开有固定用卡槽,便于用横梁把数个炉排片连接成整排炉排片,由凸起为刀片状炉排片组成的炉排系统,在长度、宽度、高度三个方向均形成锯齿状的支撑面,对垃圾料层产生了全方位的动搅动、混合、疏松和打散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24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作为转化型涂层或作为漆中防腐蚀添加剂的季铵盐
- 下一篇:步进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