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材超细粉碎压片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2811.9 | 申请日: | 200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8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邓小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小立 |
主分类号: | A61J3/10 | 分类号: | A61J3/10;B02C19/00;B30B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400020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材 粉碎 压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药设备,具体是一种针对量少的中药材超细粉碎压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中药制品市场所有的设备和产品均针对泛指的广泛人群而设计使用,其加工方法也以批量和大批量生产为目的,而中药的产品更是以中成药为生产目标,它是根据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方剂按固定的比例进行药物的大批量生产,通常称为中成药,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使得按固定配方成批生产的中成药品对病人实际使用效果有很大的出入,不能收到理想的疗效。
通常中医师会针对病人的实际病情,进行方剂的调配,开出三天的剂量让病人熬成药汤后服用,然后再通过对病情的观察和诊断,再进行方剂的调配,再开出三天的剂量,如此重复一直到病情痊愈。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由于病人的病情不断的变化,需要对配方进行不断的变化调整,而就算同一种病,每一个病人的体质,病程长短和变化情况都不一样,很难找到同一副药能医治两个病人的时候,这样,中成药就不能有效地发挥中医辨证施治的作用。
而现在病人拿到配方后,最好的简便的办法就是让医院代煎成药汤服用,或者麻烦地拿回家自己熬成汤服用,非常不方便,并且由于中药汤的味道难喝,使很多病人放弃了中医中药的治疗,这在年轻人中普遍存在;在形成治疗配方后,传统中药的配药方式也使得配方的精确方案被人为地改变,一个配方服用三天,按传统方法是一张药方注明抓三副药,每天一副,但在药房里进行配药的时候,通常是按三天的量进行计量,然后按经验分成三份,这个分成三份的过程一般都不按计量来分,有很大的随意性,甚至会改变到医生配方中君臣佐使的比例,按传统中药的配方比例,君药是主要发挥治疗某病人疾病的主要药物,所占比例也应当最大,其次的臣佐使比例份量依次减轻,而在日常配药的过程中,份量的随意性很大,甚至会有极端的同一配方三副中药,第一副是君臣佐使,但君的比重非常大,严重超过了本身配方的比重,第二副又君臣佐使倒挂,第三副也比例严重偏离原配方方案,虽然三天的药中每种具体药物的总数量是严格按照医生的配方方案来计量的,但每一副药具体的比例已经严重偏离了医生配方的本意,这也是现在通常说的中医中药不精确甚至认为不准确的原因,严重影响了中医中药的形象和影响了中药的实际疗效,使得中医中药这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现在中医中药的研究思路仍然是往西医方面靠,被西医的思维所左右,都是考虑如可从单味中药中更纯地提取其认为主要有效的药理成份,复方药的研究也是如此,丢掉了中医本身精华的部分,以致于学中医的觉得传统中医已经没有什么前途了,各大中医院校的中医医学专业的招生人数已远小于学西医的,而就这少部分的中医专业学生毕业后要么到药厂工作,要么转行做西医,几乎没有多少人愿意从事中医治疗的工作。如何从中医中药本身的特点和诊疗过程来着眼医疗设备的研究则没有。中医治疗根据病情灵活变化,平均三天左右调整一次配方,如果以现有设备,不能想象将一个病人的三天的剂量(就算是按汤剂量算),放入现代化的生产线会有怎样的效果,就算勉强做成成品,其昂贵的加工费也远远大于药品本身的价值,治疗过程变成一种昂贵奢侈的活动,没有现实的意义。能经济适用的将医生配方转化为经过细胞级粉碎后的药片的自动化设备还未出现。
根据对常用的42种中药,在传统意义上的汤剂与散剂(附表一)的用量上,平均用量比为4.99比1,做成传统散剂(较粗颗粒大于200目)的中药平均使用药量较汤剂少80%左右,而经过微细粉末化达到粉碎中药细胞的程度的纯干燥压缩片和胶襄比粗颗粒制剂的药品使用量又进一步减少50%左右,微粉化后小于300目的中药粉由于达到了超过85%的细胞破碎率较以往的粗药粉和汤剂比,有效成份完全,吸收快,疗效高。
用快速粉碎成型设备不仅能避免中药难吃难喝,计量不够准确等等现有的弊病,提高药品的疗效,而且能够有效地减少中药材的使用量,使得药品的用量成本只有原药的20%甚至更低,如果再加上由于设备改进使加工成本非常低低廉,加工费占药品总成本的比重小,使得病人的药品开支大副度地减少,使得整个社会的医疗保障程度得到大大的提高,不仅具有高度的经济意义也具有现实的巨大的社会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小立,未经邓小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28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