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用齿轮箱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2962.4 | 申请日: | 200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8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才朝;王海霞;张磊;程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3/12 | 分类号: | F16H3/12;B63H23/3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郭吉安 |
地址: | 400044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的是一种船用齿轮箱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船用齿轮箱是船用传动装置中最重要的一个传动装置,它负责将发动机发出的功率传递给螺旋桨,从而实现船舶的运动。经过研究大量的专利文献可知,目前已有的船用齿轮箱,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02288327.4的船用齿轮箱,它主要通过正、倒车齿轮副在不同的工作状态将动力分别传递给离合器,并由离合器通过输出轴上的螺旋滚道中的滚珠将动力输出。它的主要特点是由于螺旋滚道的存在,该传动齿轮箱根据负载的不同,会自动调整离合器中的摩擦片压紧力的大小,从而提高齿轮箱整体机械的传动效率。但是,这种布置也存在了几个缺陷,由于采用了单个螺旋滚道,会造成输出轴上的轴向力过大,易造成轴承的破坏;另外现在的齿轮箱体积相对偏大,箱体的受载不均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体积小、传动稳定的齿轮箱传动机构。
本发明所涉及的齿轮箱,包括箱体端盖1,箱体4,输入轴5,输出轴10,顺车主动齿轮A2,顺车主动齿轮B7,顺车从动齿轮A20,顺车从动齿轮B11,倒车主动双联齿轮3、倒车从动双联齿轮14,离合器A13,离合器B16,惰轮22,套筒6,滚动轴承8,滑动轴承24,滚珠A9,滚珠B19,惰轮心轴(21)。输入轴5上对称固定安装有顺车主动齿轮A2和顺车主动齿轮B7,输出轴10上对称安装有顺车从动齿轮A20和顺车从动齿轮B11;输出轴10上加工有两条旋向相反的螺旋滚道,离合器A13和离合器B16在与输出轴10接触的内表面上也相应加工有两条旋向相反对称布置得螺旋滚道,并通过滚道中安装的滚珠A9和滚珠B19实现离合器A13和离合器B16与输出轴10之间动力的传递。
本发明所涉及的船用齿轮箱,其运动过程是:离合器A13和离合器B16同时处于松弛状态时,输入轴5的动力传不到输出轴10上,从而实现停车;离合器A13和离合器B16同时向顺车从动齿轮A20和顺车从动齿轮B11压紧时,顺车从动齿轮A20和顺车从动齿轮B11通过外摩擦片15、内摩擦片18、推力垫片17将动力传递给离合器A13和离合器B16,再经过螺旋滚道中的滚珠A9和滚珠B19将动力输至输出轴10,实现顺车;同理,离合器A13和离合器B16同时向倒车从动双联齿轮14压紧,倒车主动双联齿轮3将动力经过惰轮22、倒车从动双联齿轮14变向将动力传递给离合器A13和离合器B16,最后通过滚珠A9和滚珠B19将动力输至输出轴10,实现倒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顺车,倒车齿轮机构采用对称布置,这样在相同的传动功率下,齿轮的模数减小,从而使齿轮箱体积缩小,并改善了齿轮箱的动平衡性;
2.两条螺旋滚道旋向相反有两大作用:一是使传动过程中输出轴上的轴向力能相互抵消;二是由于滚珠传动会产生轴向力,这样它们就会对离合器上的摩擦片有一个压紧力,并可以根据工况的不同而不同,从而大大改善该齿轮箱的变工况传动的能力。
3.该船用齿轮箱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齿轮空间布局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B剖面图
上图中,1箱体端盖 2顺车主动齿轮A 3倒车主动双联齿轮 4箱体 5输入轴 6套筒 7顺车主动齿轮B 8滚动轴承 9滚珠A 10输出轴 11顺车从动齿轮B 12滚珠挡圈 13离合器A 14倒车从动双联齿轮 15外摩擦片16离合器B 17推力垫片 18内摩擦片 19滚珠B 20顺车从动齿轮A 21惰轮心轴 22惰轮 23惰轮支座 24滑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描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29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