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机构与控制杆动力传递连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3137.6 | 申请日: | 200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8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龙贻凯;秦国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重庆燃油喷射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12 | 分类号: | F16D3/12;F02D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侯懋琪 |
地址: | 400033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预行 程控 机构 控制 动力 传递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传递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机构与控制杆动力传递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老式的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机构与预行程控制杆部件传递连接结构中:步进电机轴和蜗杆的连接以及蜗轮轴和控制杆的连接都采用螺钉直接锁死的连接方式。采用这种连接方式就要求相互匹配的各个轴的转动轴心要重合,这就对设计和制造的精度要求很高,加工难度大,而且各个轴连接处没有能起缓冲作用的设计,电机启动和变速时对轴身的冲击很大,容易损坏轴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安装方便、传递扭矩可靠、传递精度高的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机构与控制杆动力传递连接结构。
该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机构与控制杆动力传递连接结构,它包括:步进电机部件、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和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杆部件,步进电机部件驱动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传动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杆部件,其创新点在于:
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和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杆部件连接处:所述的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其动力输出端的蜗轮轴与一拨爪固定连接;控制杆与过渡连接套之间用过渡套连接螺钉采用配绞并用螺纹锁紧;拨爪与过渡连接套间通过十字连接盘连接,十字连接盘中部有一对互成90度的槽,各个槽分别与拨爪和过渡连接套相匹配。
步进电机部件和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连接处:步进电机轴端面成D形结构,蜗杆上有一D型孔与步进电机轴相匹配。
所述的D型孔,其构成:蜗杆与步进电机轴连接端有一U型槽,U型槽内有一U型键,U型键用固定紧套固定在蜗杆外圆上,U型键与U型槽因尺寸偏差自然形成D型孔,D型孔大小与步进电机轴相匹配。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加工难度低、使用可靠、保证其它零部件可靠性。
附图说明
附图1,蜗轮轴与控制杆连接处结构图;
附图2,拨爪剖面图;
附图3,过渡连接套剖面图;
附图4,步进电机轴与蜗杆连接处结构图;
附图5,步进电机轴与蜗杆连接处剖面图;
附图中:步进电机轴1、U型键2、固定紧套3、蜗杆4、蜗轮轴5、十字连接盘6、控制杆7、过渡连接套8、过渡套连接螺钉9、拨爪10、步进电机部件A、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B、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杆部件C;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机构与控制杆动力传递连接结构,它包括:步进电机部件A、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B和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杆部件C,步进电机部件A驱动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B,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B传动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杆部件C,其特别之处在于:
参见附图1,附图2,附图3,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B和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杆部件C连接处:所述的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B,其动力输出端的蜗轮轴5与一拨爪10固定连接;控制杆7与过渡连接套8之间用过渡套连接螺钉9采用配绞并用螺纹锁紧;拨爪10与过渡连接套8间通过十字连接盘6连接,十字连接盘6中部有一对互成90度的槽,各个槽分别与拨爪10和过渡连接套8相匹配。
参见附图4,步进电机部件A和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B连接处:步进电机轴1端面成D形结构,蜗杆4上有一D型孔与步进电机轴1相匹配。
参见附图5,所述的D型孔,其构成:蜗杆4与步进电机轴1连接端有一U型槽,U型槽内有一U型键2,U型键2用固定紧套3固定在蜗杆4外圆上,U型键2与U型槽因尺寸偏差自然形成D型孔,D型孔大小与步进电机轴1相匹配。
采用本发明的连接方案,可以把“相互匹配的两个轴的转动轴心要重合”这一加工和组装要求相对降低,即加工和安装时相匹配的两轴的轴心的偏差范围可适当放宽;步进电机启动或变速时,步进电机轴1对蜗杆4的冲击可由U型键2适当缓冲;以及步进电机启动或变速时引起的蜗轮轴5转速改变,蜗轮轴5对控制杆7的冲击力可由十字连接盘6和拨爪10吸收一部分,减小步进电机轴1、蜗杆4、蜗轮轴5、控制杆7受到的冲击,延长各个轴的使用寿命。
燃油泵燃油压力改变频繁,造成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杆部件C振动频繁,本发明的连接方案可以减缓该振动对其它零部件的影响,保证其可靠性,且在安装上更简便,传递更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重庆燃油喷射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重庆燃油喷射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31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长金属板材的等离子切割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油石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