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棒材初轧开坯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3170.9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2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轲;余小军;王勤;闵建军;李传刚;李图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02 | 分类号: | B21B1/02;B21B31/24;B21B31/00;B21B31/08;B21B33/00;B21B3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爱云 |
地址: | 40001***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棒材初轧开坯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棒材初轧开坯机。
技术背景
线棒材是钢铁工业的重要产品之一,它广泛用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建筑工程建设和金属制品行业。我国1987年开始生产高速线材,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高速线材生产线最多、产量最大的国家。
在连铸机问世以前,线材生产是采用浇铸钢锭、钢锭加热后开坯得到合格的方坯后生产线材。由于模铸和开坯等工序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大、能耗高,随着连铸机成功运用以后,各个高速线材生产厂纷纷淘汰模铸改成连铸。
由于旧有初轧开坯机结构形式落后、设备运行能耗高、自动化控制程度低、设备质量重、没有设置轧辊解靠装置(防轧卡液压缸)、没有轧辊孔型对中装置(轧辊轴向移动装置)、辊缝调节采用人工手动调节等,因此旧有初轧开坯机维护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大,轧制出的产品质量差,因此逐渐被淘汰。
随着连铸机使用的日渐成熟,目前国内外高速线材生产线通常均采用采用先进的连铸机生产合格的连铸坯,连铸坯加热后,通过现代化的轧机轧制为成品,从而大大提高了产量。但由于连铸小方坯轧制出的产品锻造比有限,从而导致各个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规格有限、产品质量较低,通常生产的是低端通用产品。
目前,串列式轧机(初轧、中轧、精轧)对来料规格都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因此对于少量规格的连铸坯生产出的产品规格、品种和强度有限,并且连铸机改变铸坯规格也比较困难,因此,各个高速线材生产厂家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档次、优化拓宽产品结构、提高收得率,纷纷寻求更好的生产工艺设备生产诸如:高级冷镦钢、轴承钢、钢帘线、预应力钢丝钢绞线、高级弹簧钢等产品。
本发明可以将连铸大方坯(300mm以上)轧制成所需要的小方坯,提高了锻造比,正好能满足上述产品要求,从而现有轧机不受上游连铸坯规格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先进的线棒材初轧开坯机。本装置通过主传动装置驱动上下工作辊装配旋转,轧辊辊缝通过电动压下装置驱动上工作辊装配上下调整,通过两辊可逆式轧机将连铸大方坯轧制成所需要的小方坯。线棒材初轧开坯机主要安装在高速线材生产机组中,可以对经过加热炉加热后的大方坯轧制成所需要的小方坯(如:150mm、160mm等),成品尺寸根据轧辊孔型尺寸而定。
本发明根据来料规格和成品规格不同,同一机架可以采用多种轧辊直径(Φ750mm-Φ1250mm)和辊身长度(1500mm-2300mm),特别是在同一个牌坊窗口尺寸可以适应多种规格的轧辊,从而保证轧辊更长的使用寿命和保证成品规格范围更加广泛。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通过电动机(交流变频电动机或直流电动机)、齿轮机座驱动上下工作辊装配旋转;轧辊辊缝通过电动压下装置驱动上工作辊装配上下调整;轧辊孔型对中通过下工作辊轴向调整装置驱动斜楔调整;工作辊锁紧装置用于锁住上下工作辊装配防止轧制时轧辊轴向窜动;上工作辊平衡装置用于消除防轧卡液压缸与牌坊窗口和上工作辊轴承座之间的间隙并且平衡上工作辊装配的质量以便精确计算轧制力;防轧卡液压缸用于轧钢误设定轧制卡钢时快速打开辊缝;换辊装置由工作辊推拉装置和横移装置组成,工作辊推拉装置可以将旧辊从轧机内直接拉出,将新辊直接推入轧机,换辊时主传动轴通过接轴托架支撑。
本发明结构形式先进、设备运行能耗低、自动化控制程度高、辊缝自动设定系统、设置有轧辊解靠装置和轧辊孔型对中装置、采用自动换辊装置(换辊周期短)等,因此本发明能够广泛应用于所有线棒材生产厂,用来提高产品质量、规格。
本发明实施后可以将连铸大方坯轧制成所需要的小方坯,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档次、优化拓宽产品结构、提高连铸产量和整个工厂的产品收得率,不受上游连铸坯规格的限制,提高锻造比。本发明可以安装在所有新建高速线材机组或线材改造机组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A-A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作辊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件1为轧机牌坊装配,件2为工作辊(包括2-1下工作辊装配,2-2上工作辊装配),件3为工作辊锁紧装置,件4为工作辊轴移装置,件5为电动压下装置(包括5-1电动压下装置传动电动机,5-2压下蜗轮蜗杆、丝杆及螺母,5-3制动器,5-4离合器),件6为防轧卡液压缸,件7为上工作辊平衡装置,件8为主传动装置(包括8-1主电机,8-2减速机组,8-3主传动轴),件9为接轴托架、件10为换辊装置(包括10-1换辊横移装置,10-2换辊推拉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31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