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屏幕显示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连接线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3680.6 | 申请日: | 2007-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1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5/00 | 分类号: | G09G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幕 显示 系统 具有 连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屏幕显示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连接线,尤指一种嵌入于一连接线中的外部模组,其能对与其连接的多计算机(KVM)切换器或操控共用装置提供屏幕显示选单。
【背景技术】
屏幕显示(on-screen display,简称OSD)选单已被广泛地应用在通过一键盘-屏幕-鼠标(Keyboard-Video-Mouse,简称KVM)切换器,即多计算机切换器,操作或控制若干台计算机的切换操作,或者应用在经由一操控共用装置从若干个操控装置对一台计算机进行存取的切换操作等等。使用者能自显示于操控装置屏幕的OSD选单中选择其中任何一台计算机,或自其中一操控装置对该台计算机传送指令,对该台计算机进行存取,用户也能自OSD选单而知悉所有计算机的操作状态。因此,OSD电路已成为KVM切换器或操控共用装置内部进行远程控制计算机的一标准元件。然而,KVM切换器或操控共用装置在诸多功能方面的设计暨已取得长足的进步,KVM切换器或操控共用装置可连接的计算机数量也巨幅骤增,特别是连接若干台计算机及若干个操控装置的矩阵式KVM切换器。因此,随着KVM切换器的诸多功能的改良及其可连接计算机数量的增加,KVM切换器内部的集成电路无可避免地会越来越复杂。
直至现今,无一例外地OSD电路仍内嵌于KVM切换器中,或内嵌于连接至KVM切换器上的计算机端模组或客户端模组内。由于为KVM切换器或操控共用装置产生OSD选单信号的OSD电路与处理连接计算机的影像信号有相当的关联。由于影像信号的传输率为高频,当连接KVM切换器与操控装置(或连接计算机)的连接线长度延长时,来自于连接计算机的影像信号强度便可能会随着连接线长度的延伸而衰减(高频信号较易随距离衰减)。由于OSD电路已整合于KVM切换器的主要电路中,因此,即便仅对KVM切换器、I/O模组或控制模组的主要电路稍加重新设计,仍必须重新设计该OSD电路以与整个KVM切换系统(即KVM切换器、连接至KVM切换器的I/O模组或控制模组)中影像信号的处理相匹配。
再者,当在KVM切换器内部进行结合模拟OSD选单信号与连接计算机的模拟影像信号的处理时,该模拟影像信号很容易被其它电路产生的电磁场(EMF)所干扰,特别是由高频数字信号电路所产生的电磁场对该模拟影像信号的干扰更为显著。因此,在显示器上便会观察到由前述干扰所引起的不良显示。
此外,若没有OSD电路与OSD功能的KVM切换器欲升级至具有此OSD功能时,为使OSD电路与KVM切换系统内影像信号的处理相匹配,无可避免地必须透过更多的尝试及多方面的考量,重新设计KVM切换器的硬件电路,方能嵌入OSD电路并能消除由电磁场引起的干扰。
OSD选单信号的处理是与影像图形阵列(VGA)或数字显示接口(DVI)的规范或更进一步发展的影像信号处理的其它相关规范较为相关,而非KVM切换器的切换电路。现今,OSD电路大多已嵌入于KVM主电路设计之中,此种嵌入于KVM主电路设计之中的OSD电路已经被揭露于美国专利第5,721,842号及其连续申请案中,例如:美国专利第6,112,264号。如前所述,无一例外地OSD电路是设置在KVM切换器内或设置在连接至KVM切换器上的I/O模组或控制模组内。随着KVM切换器的发展,当KVM切换器的设计改变时,必须同时调整嵌入其内的OSD电路与KVM主电路,才能在显示器上显示无干扰的理想影像画面。例如:为配合耦合计算机及操控装置的不同距离、为增加KVM切换器的计算机或操控装置的连接数、为增加KVM切换器的额外功能、为提升计算机与操控装置间,KVM信号的切换性能及KVM信号的传输效能。每次对KVM切换主电路作改变时,都必须再次同时调整OSD电路与KVM切换主电路。而当无OSD功能的KVM切换器欲升级至具有此OSD功能时,必须重新设计OSD电路以与KVM切换系统内的影像信号处理相匹配更是一浩大的工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36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