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气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3703.3 | 申请日: | 2007-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49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山村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21 | 分类号: | B60R21/21;B60R21/2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丹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气囊装置,使气囊在车辆侧面与乘员之间膨胀展开。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No.2005-225351中披露了一种侧气囊装置。当从车辆横向施加很大冲击力时,诸如在侧碰撞的情况下,侧气囊装置使气囊在车辆侧面与就座于座椅 上的乘员之间膨胀展开。图6和图7例示了包括上述公开的常规侧气囊装置的配置。
如图6和图7所示,气囊102内部被系绳106分成上气室107a和下气室107b。通过连通部110(前连通部110a和后连通部110b)使气室107a、107b相互连通。气室107a、107b中,上气室107a展开时主要保护就座于座椅103的乘员P的胸部,而下气室107b展开时主要保护乘员P的腰部。此外,在气囊102中设置内管108,使气室107a、107b相互连通,并且将充气器104插在内管108中,从充气器104的气口104b吹出气体。内管108具有开口108a和108b。开口108b位于下气室107b中,开口108a位于上气室107a中,开口108b的开口面积大于开口108a的开口面积。
当在诸如侧碰撞的情况下从横向对车辆施加很大冲击力时,气体从充气器104的气口104b吹出,以及,吹出的气体通过内管108流进气室107a、107b。由于位于下气室107b中的内管108开口108b所具有的开口面积,大于位于上气室107a中的内管108开口108a的开口面积,所以,流进下气室107b的气体量大于流进上气室107a的气体量。结果,使下气室107b早于上气室107a膨胀。之后,当下气室107b的内压增大时,流进下气室107b的气体中的一部分通过连通部110a、110b流进上气室107a。因此,使上气室107a迟于下气室107b进行膨胀。
在这种侧气囊装置中,通常,气囊设置成以这样的方式膨胀展开,使得气囊不向乘员P的胸部施加较大的冲击力,同时使膨胀展开的气囊可靠地挡住乘员P的腰部。所以,在常规的气囊装置中,通过将位于下气室107b中的内管108开口108b的开口面积设定为,大于位于上气室107a中的内管108开口108a的开口面积,使下气室107b早于上气室107a膨胀,并且,当气囊102膨胀展开时,使下气室107b的最大内压高于上气室107a的最大内压。
然而,在这种侧气囊装置101中,因为气体流过连通部110a、110b(使气室107a、107b彼此连通)的流通面积,随膨胀展开的条件而不规则地改变,所以,气体流过连通部110a、110b的状态是不稳定的。结果,气室107a、107b中的内压变化也是不稳定的,而且气室107a、107b之间的最大内压之间也可能没有明显差异。
取决于侧气囊装置的安装条件或者碰撞发生的方式,上气室的最大内压可能设定为大于下气室的最大内压。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缺点也可能以相同的方式出现。
发明内容
据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气囊装置,该侧气囊装置中气囊的内部分成上气室和下气室。在气囊膨胀展开期间,稳定改变气室的内压,并且使最大内压之间形成明显差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侧气囊装置,其通过从充气器的气口吹出的气体,使气囊在车辆的侧面与乘员之间膨胀展开。气囊包括分隔部,该分隔部将气囊的内部分成上气室和下气室。气囊的内部设有内管,将内管布置成,内管的开口端各位于气室之一中。将充气器布置在内管中,使得从气口吹出的气体导向气室之一。在气囊膨胀展开期间,在充气器的外周面与内管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使上气室与下气室连通。
所以,在气囊膨胀展开初期,从气口吹出的气体大部分流进气室之一中,并且通过分隔部,对已流进气室之一的气体向另一气室的流动进行限制。之后,当气室之一的内压增大时,从气室之一通过充气器与内管之间的间隙流到另一气室的气体量逐渐增加,因此,较迟增大上气室的内压。从气囊膨胀展开初期直至完成,使气体通过充气器与内管之间的间隙的流动通道面积保持基本不变。因此,尽管气体的流动速率如上所述发生改变,但气体通过间隙流动的状态是稳定的。因为在气囊的膨胀展开期间如上所述对气体进入气室的流动进行控制,所以,以稳定的方式改变气室的内压。结果,气室之一的最大内压确实地高于另一气室的最大内压。因此,在最大内压之间形成明显差异。此外,当需要时,通过改变内管直径的简单设计变更,在气囊膨胀展开期间,调节在内管与充气器之间形成的间隙尺寸,就能以较高的自由度调节气室最大内压之间的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合成株式会社,未经丰田合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37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泵和泵系统
- 下一篇:复合弓形凸缘的金属贴合装置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