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电视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3926.X | 申请日: | 200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0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龙必起;杨勇;俞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明波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44 | 分类号: | H04N5/44;H04L2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赤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电视 信号 接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数字电视信号接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高频头、A/D转换器、数字带通滤波器、正交解调器、定时恢复电路、载波恢复电路、均衡电路、信道译码器、自动增益控制器,用于接收数字带通滤波器的输出信号,输出增益控制信号至高频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场同步电路,其输入端连接载波恢复电路,输出端连接定时恢复电路和均衡电路;场同步电路连接定时恢复电路,场同步成功后控制定时恢复电路将捕捉增益切换到跟踪增益;场同步电路连接均衡电路,控制均衡电路中的判决反馈均衡器的启动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电视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时恢复电路包括:定时恢复器,用于接收正交解调后的数字信号进行定时恢复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信号发送至载波恢复电路;定时恢复器控制器,用于接收场同步控制信号,并控制定时恢复器的工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电视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波恢复电路包括由自动频率控制器、均方根升余弦滤波器、导频跟踪器和导频锁定检测部分构成的载波环路;所述的导频跟踪器与导频锁定检测部分构成导频跟踪器环路,所述的自动频率控制器输入端连接定时恢复电路,所述的导频跟踪器输出端连接均衡电路和场同步电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电视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均衡电路包括:判决反馈均衡器,用于接收场同步控制信号和载波恢复电路输出的数字信号,进行均衡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信道译码器;信道模式控制器,用于控制判决反馈均衡器的工作。
5.一种稳健的数字电视信号接收方法,将射频信号经过变频、模数转换、滤波、增益调整、正交解调后,进行定时恢复、载波恢复、信道均衡处理,再经由信道解码后输出数据信号,其特征在于,在整个信号处理的过程中,对数字载波电路输出的同相位信号进行场同步处理,并在场同步完成后输出场同步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定时恢复和信道均衡的处理,所述的定时恢复包括如下步骤:
(1)定时恢复器设置适当的捕捉增益后开始捕捉;
(2)定时恢复器的锁定检测;
(3)如果定时恢复已经锁定,则切换到跟踪增益,定时恢复器切换到跟踪状态;反之则监测定时时间,若定时未到达,直接返回步骤(2),若定时到达,则加大并重置捕捉增益,返回步骤(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字电视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时恢复的步骤(2)是指在相同的场同步时间连续检测到两个峰值则判定定时恢复器处于锁定状态,反之则判定为未锁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字电视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波恢复包括如下步骤:
(1)导频跟踪器环路设置为捕捉增益,启动导频跟踪器;
(2)导频跟踪器的锁定检测;
(3)如果检测到锁定,将导频跟踪器环路切换到跟踪增益,导频跟踪器切换到跟踪状态;反之则监测定时时间,若定时未到达,返回步骤(2),若定时到达,则启动自动频率控制器,当自动频率控制器锁定后,冻结自动频率控制器,并返回步骤(1)。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字电视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波恢复包括如下步骤:
(1)启动自动频率控制器;
(2)当自动频率控制器锁定后,冻结自动频率控制器;
(3)导频跟踪器环路设置为捕捉增益,启动导频跟踪器;
(4)导频跟踪器的锁定检测;
(5)如果检测到锁定,则将导频跟踪器环路切换到跟踪增益,导频跟踪器切换到跟踪状态;反之则返回步骤(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字电视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频跟踪器的锁定检测步骤是指:频率偏差信号首先经过块平均滤波;平均后的信号进行差分检测;再次进行块平均滤波;将得到的信号与预定门限进行比较,当低于门限时,表明导频跟踪器环路已经锁定,进行保护计数,以减少误检概率,形成锁定检测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明波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明波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392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