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护照及识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4665.3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0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许国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3 | 分类号: | G06K19/073;G06K7/00;B42D15/10;B42D10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201203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护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卡芯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护照及识读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卡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的数据加密和保护机制越来越健全,存储容量也越来越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运用到护照中,通过在传统护照中植入大容量、具有数据加密和保护机制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来实现可以携带更多信息量的电子护照,电子护照除了继续保留传统纸质护照所有的视读特性意外,可以通过非接触式读卡机在电子护照内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中通过机读的方式获得更多、更详细的信息,包括数码照片、指纹、虹膜特征等信息。
但是由于电子护照具有的可机读性,也存在着一些安全性方面的隐患。德国DN-Systems研究员Lukas Grunwald在2006年8月国际黑帽大会上就示范了如何复制他个人电子护照上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内的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写入其他带有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的智能卡中,拷贝后的这块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就可以用来伪造护照了。由于电子护照内采用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具有很好的数据加密和保护机制,Grunwald表示他尚未找出电子护照信息加密与保护机制的破绽,虽然不能变更其中所含的信息,但却可通过利用复制的电子护照海关检查站(针对电子护照的非接触式读卡机)读取、复制真实电子护照上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内的信息来复制电子护照。
相类似的,在实际的环境中,如果有不法分子成功的复制了电子护照海关检查站,并将其做成便于携带使用的手持式形式,同时由于电子护照内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是通过射频方式读取的,在离开其一定的距离范围内仍旧可以使用非接触式智能卡读卡机读取到芯片内的信息,如果调整复制的电子护照海关检查站的部分设计,在一定范围内增大读卡载波的能量,可以使复制的电子护照海关检查站在更远的距离读取到电子护照中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中的信息。
普通人经常会把护照放在衣服口袋或皮包中,普通衣服和皮包的材质对非接触式智能卡读卡机发出的载波信号不具有屏蔽性,这样不法分子就可以很容易的在靠近目标人物时,使用复制的电子护照海关检查站适当靠近该人的衣服口袋或皮包获取到其电子护照内的所有信息,而此人还茫然未知。利用获取到的信息,将其写入其他带有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的智能卡中,就可以用来伪造护照了,使用该伪造的护照,由于其中存放的信息与某真实的电子护照内的信息完全一致,具有完全相同的信息加密与保护机制,就可以轻易地通过真实的电子护照海关检查站的机读检查了。此外,利用上述方法,还可以非法地获取到电子护照持有人的生物鉴别信息,侵犯个人隐私;获取到电子护照持有人的国籍等信息,引发有针对性的恐怖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护照及识读系统,使得电子护照必须使用专用识读设备才能进行信息的读取,并且使得复制所述的专用识读设备后,要对其进行手持式化或小型化改造无法实现,从而可防止利用复制并小型化后的专用识读设备在持有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其电子护照进行非法的信息获取,进而提高电子护照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护照及识读系统,包括:嵌入有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5和天线3的电子护照1;以及,具有天线7的识读设备6,该识读设备6用于通过所述天线7向所述电子护照1发射满足所述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5最小工作场强要求的载波信号;
其中,所述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5进一步包括:用于实现所述电子护照1应用功能的内核2以及仅用于消耗能量的能量消耗模块4;
所述电子护照及识读系统还包括稳压电源8,用于向所述识读设备6提供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46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电子设备防盗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电路布局图的零件异动显示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