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侧发起紧急呼叫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96211.X 申请日: 2007-03-30
公开(公告)号: CN101277524A 公开(公告)日: 2008-10-01
发明(设计)人: 耿风华;梅竞晋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4Q7/38 分类号: H04Q7/38;H04Q7/32
代理公司: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成春荣;竺云
地址: 518129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网络 发起 紧急 呼叫 方法 系统 设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紧急寻呼技术。

背景技术

自从80年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诞生以来,在短短十几年里移动通信在全球得到飞速发展,已经从第一代模拟系统发展到第二代数字系统。目前,第二代数字系统主要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简称“GSM”)和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等,其中GSM在世界上的应用最为广泛,用户已经达到1亿多。

GSM系统中包含很多业务应用,其中最主要的应用即为电路域的语音业务。语音业务针对用户来说又可以分为:移动主叫和移动被叫。移动主叫(始呼)又包括移动台(Mobile Station,简称“MS”)拨打MS、MS拨打固定电话,其正常流程根据指配流程类别分成三类,分别为:早指配(EarlyAssignment)、晚指配(Late Assignment)、极早指配(Very Early Assignment)。其中早指配和晚指配流程的选择是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obile servicesSwitching Center,简称“MSC”)决定的;极早指配流程是由基站系统(BaseStation System,简称“BSS”)根据无线资源等情况决定的。移动被叫又包括MS拨打MS、固定拨打MS。

普通呼叫的移动主叫的流程(早指配、晚指配和极早指配流程的接入过程都一样)如图1所示。

在步骤101至步骤104中,MS在空中接口的接入信道上向基站收发信机(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发送Channel Request(信道请求)消息;BTS向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简称“BSC”)发送Channel Required(信道需求)消息;BSC收到Channel Required后,分配信令信道,向BTS发送Channel Activation(信道激活)消息;BTS收到ChannelActivation后,如果信道类型正确,则在指定信道上开功放,上行开始接收信息,并向BSC发送Channel Activation Acknowledge(信道激活响应)消息。

接着,在步骤105中,BSC通过BTS向MS发送Immediate AssignmentCommand(立即指配命令)消息。

接着,在步骤106和步骤107中,MS发置异步平衡方式(Set AsynchronousBalanced Mode,简称“SABM”)帧接入信道;BTS回用户代理(User Agent,简称“UA”)帧进行确认。

在步骤108至步骤111中,BTS向BSC发Establishment Indication(建立指示)消息,该消息中准确的反映了MS的接入原因,此时对移动主叫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简称“IMSI”)填的是不同的原因值;并且,该消息内还含有CM Service Request(CM服务请求)消息内容;BSC建立A接口的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ignalling ConnectionControl Part,简称“SCCP”)的链接,向MSC发送CM Service Request;MSC向BSC返回链接确认消息。MSC发送CM Service Accepted(CM服务接受)消息给MS。

在步骤112至步骤116中,主叫MS发起Setup(建立)过程;MSC向主叫MS发起Call Proceeding(呼叫过程);MSC向BSC发送AssignmentRequest(指配请求)消息,在该消息中,分配了A接口CIC;BSC分配话音信道,向BTS发送Channel Activation(信道激活)消息;BTS收到ChannelActivation消息后,如果信道类型正确,则在指定信道上开功放,上行开始接收信息,并向BSC发送Channel Activation Acknowledge(信道激活确认)消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62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