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子压接装置和压接端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6734.4 | 申请日: | 200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1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高田和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史雁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装置 方法 | ||
作为本申请基础的在先申请一一日本专利申请2006-106027,在 这里被作为参考加以引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端子压接装置和用于压接端子的方法,用于将电线压 接到具有压接片的端子上,所述压接片的端部沿着相互接近的方向弯 曲。
背景技术
在制造端子被电连接到电线上的布线线束时,即,在将端子的压 接片压接到电线上时,采用各种压接装置(作为一个例子,参照专利 文献1)。端子压接装置具有砧座、压接器、和驱动单元。砧座和压接 器以能够在相互接近和分离的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配置,以便通过将电 线的端部插入到压接片之间,将电线的端部压接到端子的压接片上。 驱动单元使移动砧座和压接器在相互接近和分离的方向上。
在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端子压接装置中,将屏蔽线的织物压接到 外部端子上,在该织物内,内部端子预先压接到芯线上,所述外部端 子容纳内部端子并且与内壁端子电绝缘。外部端子具有底板,用于将 屏蔽线的织物定位到底板的表面上,并具有一对从底板的外边缘延伸 的压接片。通过将电线的织物插入到压接片之间,然后将压接片向底 板弯折,将外部端子与织物电连接。由于预先将与底板分开的压接片 的各端部沿着相互接近的方向弯曲,所以,通过压接,外部端子的压 接片更紧密地与屏蔽线的织物接触,。
在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端子压接装置中,在将内部端子插入到外 部端子中之后,将与内部端子连接的屏蔽端子的织物插入到压接片之 间,并且,将内部端子插入到外部端子之间,与此同时,通过将砧座 向压接器移动、使它们相互接近,将压接片弯折。专利文献1中所述 的端子压接装置,通过组装外部端子和内部端子并将屏蔽线连接到外 部端子上,组装同轴电缆的端子。
专利文献1:JP 3456422
发明内容
在如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现有技术的端子压接装置中,由于压接 片具有弯曲的端部,所以,有可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当将屏蔽 线的编织电线插入到压接片之间时,编织电线与压接片的端部发生干 扰。当织物与压接片的端部干扰时,尽管织物未彻底地被插入到压接 片之间,然而,压接片将会被压接。因此,织物和压接片,即,织物 和外部端子,有可能不会充分地相互连接。从而,利用专利文献1所 述的压接装置,存在着织物(即屏蔽线)不能可靠地压接到端子上的 可能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的端子压接装置和端子压接方法, 用于将电线压接到具有压接片的端子上,所述压接片的端部沿相互接 近的方向弯曲。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端子压接装置,用于连接电线 和端子,其中,一对从端子的底板垂直延伸的压接片在远离底板的每 一个端部处形成具有相互接近地弯曲的弯曲部,以便通过弯折压接片 对端子进行压接,使得压接片的端部接近底板,所述端子压接装置包 括:第一模具,用于将端子放置在其表面上;第二模具,该第二模具 与第一模具对应地配置,并且可自由地接近和离开第一模具,以便通 过接近第一模具,将压接片压接;第三模具,该第三模具与第一模具 对应地配置,并且可自由地接近和离开第一模具,以便在第二模具压 接压接片之前接近第一模具,从而将电线推向底板,并将电线插入到 一对压接片之间。
上述端子压接装置的进一步的特征在于,第三模具沿着第一模具 和第二模具相互接近和分开的方向可滑动地配置,并且借助加载器件 向第一模具加载,当第三模具与第一部件分离时,与第二模具相比, 第三模具更加向第一模具突出。
上述端子压接装置进一步包括驱动单元,用于移动第三模具和第 二模具,以便一起接近和远离第一模具,所述驱动单元是伺服马达。
在上述端子压接装置中,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沿着相互接近和分 离的方向可滑动地配置。设置定位夹具,以借助加载器件向第一模具 加载,以便在第三模具将电线插入到压接片之间以前,通过接近第一 模具并且将端子夹在第一模具与其本身之间,将端子定位。
在上述端子压接装置中,包括检测器件,在该检测器件中检测第 三部件是否已经将电线插入到所述一对压接片之间。
上述端子压接装置中包括压力接触构件,该压力接触构件通过将 电线向压力接触部推压,将电线连接于设置在端子处的压力接触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67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阳极化绝缘层的发光二极管封装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防粘连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