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6954.7 | 申请日: | 200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0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久永幸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29/38 | 分类号: | H01L29/38;H01L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肖善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形成超级结结构的p型半导体区和n型半导体区之间防止杂质的相互扩散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超级结结构的半导体器件是已知的,其中,所述超级结结构通过重复p型半导体区和n型半导体区来形成。在此类半导体器件中,可能发生形成超级结结构的p型半导体区和n型半导体区中的杂质的相互扩散。这样的扩散可以导致半导体器件的特性的劣化。
为了消除这样的扩散,如图18所示,在专利文件1的半导体器件中的p型半导体区124和n型半导体区122之间形成绝缘膜(SiO2)128。由此防止了P型半导体区124和n型半导体区122之间的杂质扩散。为了实现此结构,多个沟槽123被形成在n型Si晶体衬底中。沟槽123从n型Si晶体衬底的顶表面朝向底部延伸,并且在相邻沟槽之间保留预定距离的情况下被重复地布置。绝缘膜128被形成在沟槽123的内壁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在沟槽123的底部上的绝缘膜128随后被去除。接着,如粗体箭头所示,通过外延法从沟槽123的底部生长包含p型杂质的Si晶体。由此形成超级结结构。这类半导体器件在例如日本特开专利公布No.2005-142240中有描述。
在其中用于防止杂质扩散的膜是绝缘膜(SiO2)的实例中,已知的是由于该绝缘膜为无定型态,所以难以使得Si晶体从绝缘膜外延生长。因此,必须进行用于使得Si晶体在被绝缘膜包围的沟槽中外延生长的工艺。例如,在前述的现有技术中,进行用于将绝缘膜128从沟槽123的底部去除的工艺,然后利用外延法,从已经去除了绝缘膜128的沟槽123的底部生长Si晶体。在现有技术中,从沟槽123的底部去除绝缘膜128的工艺是必须的。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和制造该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其中,形成超级结结构的p型半导体区和n型半导体区之间的杂质的相互扩散可以被防止,并且制造工艺可以被简化。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包括:超级结结构,其中沿至少一个方向重复布置成对的半导体区,所述成对的半导体区包括p型半导体区和n型半导体区。在这个超级结结构中,至少沿所述的方向重复布置Si1-x-yGexCy(0≤x<1,0<y<1,0<1-x-y<1)晶体区,且Si晶体区布置在一对所述Si1-x-yGexCy晶体之间。
Si1-x-yGexCy晶体可以独立地通过晶体生长来形成。此外,Si1-x-yGexCy晶体可以通过Ge和C到Si晶体中的气相扩散来形成。此外,Si1-x-yGexCy晶体可以通过将Ge和C注入到Si晶体来形成。
此外,Si1-x-yGexCy晶体可以是p型、n型或者非掺杂型(i型)中的任何一种。
杂质在Si1-x-yGexCy晶体(0≤x<1,0<y<1,0<1-x-y<1)中的扩散长度比杂质在Si晶体中的扩散长度小大约3个数量级。因此,如果通过重复布置Si晶体和Si1-x-yGexCy晶体的接合结构来形成超级结结构,可以防止形成超级结结构的p型半导体区和n型半导体区之间的杂质的相互扩散。例如,p型半导体区和n型半导体区都可以由Si晶体形成,而Si1-x-yGexCy晶体膜可以被布置在两者之间。在此实例中,Si1-x-yGexCy晶体膜充当防扩散膜。或者,p型半导体区和n型半导体区中的之一可以由Si晶体形成,而另一个区由Si1-x-yGexCy晶体形成。在此实例中,在由Si1-x-yGexCy晶体形成的区中的扩散速度较低,由此可以防止p型半导体区和n型半导体区之间的杂质的相互扩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69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