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以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7226.8 | 申请日: | 200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6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马蒂斯·温斯特姆;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00 | 分类号: | H04L27/00;H04B7/26;H04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传输 方法 网络 设备 以及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以及终端。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计划演进全球无线接入(E-UTRA,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系统中,线性预编码可以使用在下行链路采用闭环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传输方式下。E-UTRA系统的下行链路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作为基本调制技术,该系统的发送端进行线性预编码的处理过程如图1所示。
对编码后的数据包进行调制,并将调制生成的信号按照一定的规则映射到n个层(Layer)上,层的数量n与预编码矩阵(PM,Precoding Matrix)中列向量的个数相等。其中,映射到各个层上的信号可以来自同一个用户的一个编码块或不同的编码块(例如,编码块1映射到layer#1和layer#2,编码块2映射到layer#3和layer#4),也可以来自不同用户的编码块(例如,用户1的编码块映射到layer#1和layer#2,用户2的编码块映射到layer#3和layer#4)。通过选定的预编码矩阵对各个层上的调制信号进行线性预编码,得到m路空间信号,m等于发送天线的个数,每一路空间信号再经过资源映射和OFDM调制从一根发射天线上发送出去。
通常线性预编码的实现依赖于用户对信道质量的测量和相应的反馈,实现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用户通过下行公共参考信号对每组收发天线之间的下行信道进行测量。
(2)、用户根据测量的信道条件在设定码本中选择最优的用于多层数据流传输的线性预编码矩阵,或用于单层数据流传输的线性预编码向量。
(3)、用户将选择的线性预编码矩阵的序号(PMI,Precoding Matrix Index)和秩(rank)信息通过上行链路反馈给基站。其中,PMI是线性预编码矩阵在设定码本中的序号,比如PMI=1,就表示码本中的第1个PM。Rank表示一个PM中列向量的个数,在一个设定码本中,会存在rank不同的PM。
(4)基站接收用户反馈的PMI和rank信息,并选择下行链路进行线性预编码所采用的PM。
(5)基站发送经过线性预编码的数据以及所采用的PM对应的PMI和rank信息。
(6)用户终端根据接收的PMI和rank信息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码。
E-UTRA系统将整个系统带宽均匀划分为若干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每个RB的频域宽度为12个子载波,时域长度为一个时隙,并以RB为单位为用户分配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由于无线衰落信道具有频率选择性,也就是信道衰落情况是随频率变化的,因此,各个RB的信道条件是不同的,与信道条件对应的最优线性预编码矩阵也有可能不同。当一个用户分配多个RB时,可以根据各个RB的信道条件,选择相应的最优线性预编码矩阵,实现频域自适应线性预编码。
为了减少用户信息反馈的资源开销,可以根据系统带宽预先设定PMI的频域反馈粒度,例如,系统带宽为1.25MHz或2.5MHz时,反馈粒度为整个系统带宽,此时,每个用户只需反馈一个全频带的PMI信息;系统带宽为5MHz、10MHz或20MHz时,反馈粒度可以为连续几个(如4、5、或6)RB组成的资源块组(RBG,RB group),此时,用户将反馈多个对应不同RBG的PMI信息。
基站收到用户反馈的信道条件和PMI信息后,首先根据信道条件和调度算法在用户之间进行资源分配;然后,将数据包进行线性预编码,通过多天线将线性预编码后的数据信号发送给各个用户。由于用户反馈信息存在较大的错误概率并且基站可以根据调度情况直接设定各个用户的线性预编码矩阵,因此,基站进行线性预编码时不一定采用用户反馈的线性预编码矩阵。为了保证用户数据接收的可靠性,基站在下发数据的同时还必须通知用户其实际采用了哪个线性预编码矩阵。具体的通知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在分配的数据信道资源内插入专用导频,专用导频承载PM信息(即对专用导频信号进行线性预编码),用户通过专用导频对线性预编码后的等效信道进行信道估计,或者通过公共导频进行信道估计,再检测专用导频采用的PM。这种方法,需要额外的导频开销,并且当进行多数据流线性预编码时(rank>1),PM信息的检测性能无法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72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彩色照明系统
- 下一篇:矩阵汉字输入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