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合信源信道有效用户安全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7424.4 | 申请日: | 200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2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灿;范靓;凃国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H04L9/28 | 分类号: | H04L9/28;H04B1/69;H04L12/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 信源 信道 有效 用户 安全 识别 方法 | ||
1.一种联合信源信道有效用户安全识别方法,其特征是将安全和识别结合起来,在基带数字调制时在每个报文的开始处嵌入一个与上一帧信源数据有关的随机、安全可靠的、可识别的头标识,对已知头标识采用加密保护,其密钥序列为上一帧报文信源信息中的某一部分信息,如果能够正确接收到上一帧数据报文,那么就可以获得当前帧报文的头标识解码密钥,收发第一帧时所需的密钥是初始预先指定的,接收时应用基于子空间的多信号分类法对头标识部分数据进行有效用户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信源信道有效用户安全识别方法,其特征还在于:信源数据信息按一定长度被分成若干段,在对每段数据打包发送时进行联合信源信道安全头标识编码,编码时在要发送的每段数据前加一个安全头标识,该安全头标识由确知头标识序列与随机密钥序列进行异或运算生成,而密钥序列来自于上一帧报文的数据信息部分,之后打包成所规定帧格式的数据经扩频后形成一个报文,再经载波调制发送到无线信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信源信道有效用户安全识别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接收机接收到指定频带内的信号后,经滤波、采样、bit成帧后应用基于子空间的多信号分类法对头标识部分数据进行有效用户识别,其中在有效用户识别过程中采用差分极大算法估计出活动用户数,确定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进而确定活动用户并同时获知各个活动用户的扩频码序列,对活动用户的报文头标识进行解扩和解密,实现有效用户的识别,其中解密所需的密钥来自于接收到的上一帧报文中的信源数据信息部分,如果识别出的是有效用户的报文,将进行后续的解扩和判决处理,如果识别出的报文认为非有效用户,将不进行后续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信源信道有效用户安全识别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在无线AdHoc网络上实现具有联合信源信道有效用户安全识别的报文传送和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未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742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
- 下一篇:无网侧电抗器的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高压变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