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永磁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7498.8 | 申请日: | 2007-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9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新广 |
主分类号: | H02K33/18 | 分类号: | H02K33/18;H02K11/00;H02K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9北京市海淀区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特别是一种永磁发动机。
背景技术
永磁电机有比传统的电机效率高、损耗小、体积小等优点,但节能效果并不显著。永磁电机中的永磁体主要用来励磁,永磁体能的利用率很低。如何充分提高永磁能的利用率,并使其转化为可实际使用的其它形式的能量,是现代科技的重大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一种永磁发动机,目的是充分有效地使永磁能直接转化为可实际使用的机械能,从而提供一种能耗极小且环保的动力源。
本发明按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平行间隔设置两个条形电磁铁,两个条形电磁铁上的线圈绕向相同且串联联接,电磁铁固定在机座上作为定子。在每个电磁铁的每端间隔间距对应设置一组聚磁永磁体作为动子,且这两组永磁体隔着电磁铁同性极相对,聚磁永磁体的组数及与之相配的电磁铁的个数,可根据实际要求设计而增减;永磁体固定在框架上,框架与曲柄连杆机构相联系,带永磁体的框架犹如“活塞”,曲轴的一端可安装动力输出轮,另一端连接一个发电机,发电机通过充电器与蓄电池相连接,电磁铁线圈通过控制器蓄电池与连接。
给电磁铁通电流,则聚磁永磁体的一端由于极性和与之相对的电磁铁的极性相同而受到斥力,其另一端由于极性和与之相对的电磁铁的极性相异而受到引力,两个力方向一致,相加于框架,使其向一端加速运动,当框架运动到端点,控制器改变电磁铁线圈电流的方向,框架又向另一端运动,此过程循环往复,框架通过曲柄连杆机构驱动曲轴运转,曲轴一端向外输出功率,另一端通过发电机发电存入蓄电池,电磁铁由蓄电池供电。
假设将所述永磁发动机中的聚磁永磁体用电磁体代替,那么,按上述永磁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知,不计损耗,发动机输出能量等于输入的电能。而本发明使聚磁永磁体与电磁铁相互作用,因此,本永磁发动机输出能量大于需输入的电能;而且电磁铁与聚磁永磁体之间作用力大小与在它们之间间隙中的磁感应强度的平方成正比,而此磁感应强度值是电磁铁和聚磁永磁体磁感应强度的叠加值,若保持此值不变,提高聚磁永磁体在所述间隙中的磁感应强度值,等量地减小电磁铁在所述间隙中的磁感应强度值的,则所述永磁发动机输出能量值不变,但大幅度地降低了所需输入的电能,这就是说永磁发动机输出输入差值变大。所以所述永磁发动机巧妙使用永磁体能使能量增值,而且增值随永磁场的增强大幅度增长,这个增值的能量的大部分向外输出,小部分用于给永磁发动机自身提供能量。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
1、本发明充分地将永磁能转换为可直接实际使用的机械能,使永磁发动机输出的能量比输入的能量显著增值,它启动后犹如永动机;
2、本发明采用聚磁方法生成强磁极永磁体,提高了磁场强度,同时使永磁体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3、本发明耗电少,效率极高,节能;
4、由于优点2,因而运行费用更低;
5、本发明,不产生有害气体,几乎无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1-A1剖面图;
图3为图1的A2-A2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至图3示。机座由前立板50、后立板51、左立板1、右立板17、曲轴支架26及底板25联接组成;永磁板3及永磁圈5沿厚度方向充磁,永磁板3及永磁圈5同极性围结于导磁体4,形成一组聚磁体,导磁圈49围结于永磁圈5,永磁板3及导磁圈49固接于导磁板44,其余三组聚磁体按同样的方法组成及固接,但要使沿轴向相对的聚磁体同性极相对,而且导磁板44将永磁板3和永磁板45异性极相连接,导磁板15将永磁板14和永磁板34异性极相连接;12、37、43均为导磁体,11、35、47均为永磁体圈,13、36、48均为导磁圈;导磁板15及44分别用非磁性板6、39联接,在导磁板44中心固定非磁性导杆2,导杆2与立板1上的孔(或镶在立板1上的衬套)配成滑动配合;在导磁板15中心固定非磁性导杆20,导杆20与立板17上的孔(或镶在立板17上的衬套)配成滑动配合,导杆20与导杆2同轴,本说明把以上所述零部件的总成简称为永磁活塞;导杆20用转轴销21与连杆28联系,在导杆20上垂直于轴线平行地打两个相距L的小孔23、24,L为永磁活塞的行程;连杆28与曲轴27联系,曲轴27一端连接发电机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新广,未经刘新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74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性果蔬保鲜膜
- 下一篇:大功率LED透镜封装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