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的外壳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7565.6 | 申请日: | 200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6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凤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勤茂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7/18;H05K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外壳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的是一种电子装置的外壳结构,尤指一种翻转盖体时可连动电子装置接头伸出或缩入电子装置本体内的结构。
背景技术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是目前被广泛应用在计算机与外围设备间的标准连结接口,无论随身碟、携带型无线网络卡、无线接收器、蓝牙传输器、卡片阅读机等电子装置,均可设置USB接头与相对应的计算机或装置的USB端口连接,而所述的类电子装置通常配置有一可与本体配合的盖体,用以覆盖USB接头,提供USB接头保护作用,至于盖体与本体的配合方式,又可分为下列不同方式:
盖体与本体分离,盖体可与本体卡合连结,惟此结构常导致盖体遗失。
在盖体与本体间设置带状、链状连结组件,使盖体与本体分离后,仍可维持连结关系,惟此方式使得制造成本增加、结构复杂,且连结组件容易受到拉扯而断裂。
盖体与本体枢接,使盖体形成可翻转状态,通过翻转盖体可覆盖USB接头或使USB接头外露,惟此方式所构成的体积较为庞大。
再者,传统又可见将USB接头连结在滑动、推动结构或旋转结构,使USB接头形成可伸出或缩入在本体内的伸缩型态,此方式的诉求在于可缩小体积,然其USB接头仅是缩入在本体内,并未被覆盖,因而导致容易受到水份、灰尘等污物污染。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失,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的外壳结构,其翻转盖体时可连动电子装置接头伸出或缩入电子装置外壳体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的外壳结构,其包含:
一外壳体;
一接头组件,是设置在所述的外壳体内,所述的接头组件具有一接头;
一盖体,是与所述的外壳体连接,所述的盖体可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间移动;
一连动机构,是连接所述的接头与盖体;
当所述的盖体在所述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移动时,可通过所述的连动机构连动所述的接头伸出或缩入所述的外壳体。
其中所述的连动机构包含:
一枢转结构,是设置在所述的盖体与所述的外壳体之间,使所述的盖体可以所述的枢转结构为中心,在所述的第一位置与所述的第二位置间转动;
一推动块,可随所述的盖体转动而环绕所述的枢转结构的中心转动;
一滑槽,是设置在所述的接头组件,所述的滑槽是可容纳所述的推动块在其内滑移;
当所述的盖体在所述的第一位置与所述的第二位置间转动时,所述的推动块可推动滑槽,使所述的接头组件的接头以所述的盖体的旋转中心为中心,径向伸出所述的外壳体外或径向缩入所述的外壳体内。
其中所述的第一位置与所述的第二位置间呈大约180度的夹角。
其中所述的外壳体包括:
一前壳体,其具有一开口;
一后壳体,是与所述的前壳体连接,且内部构成一空间用以容置所述的接头组件,且所述的空间连通所述的前壳体的开口;
盖体位于第一位置时,是可覆盖所述的外壳体的开口;所述的盖体位于第二位置时,是可使所述的外壳体的开口外露。
其中所述的枢转结构是在所述的盖体内侧壁设有一圆形凸块,在所述的外壳体设有一圆形凹部,将所述的圆形凸块与所述的圆形凹部相互嵌合,使所述的盖体可以所述的圆形凸块的中心枢转。
其中所述的接头组件包含:
一电路板,是电性连接所述的接头;
一内壳体,其具有一容置空间,用以容置所述的电路板与接头,且可使所述的接头部分凸伸在所述的内壳体外。
其中所述的盖体与所述的外壳体之间设有定位结构,用以使所述的盖体可定位于所述的第一位置与所述的第二位置。
其中所述的定位结构可为凸点与凹槽、凸块与凹槽等可相互卡合的结构。
其中所述的接头可为一USB接头。
其中所述的电子装置可为随身碟、携带型无线网络卡、无线接收器、蓝牙传输器、卡片阅读机等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至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盖体连动接头的动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外壳体;11-前壳体;111-开口;12-后壳体;13-空间;14-圆形凹部;141-半圆形凹部;20-接头组件;21-接头;22-电路板;23-内壳体;231-容置空间;232-滑槽;30-盖体;31-圆形凸块;32-推动块;P1-第一位置;P2-第二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勤茂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勤茂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75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组单板面复合地板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玉米黄质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