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式双极电凝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7761.3 | 申请日: | 200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2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强;冯国栋;彭培宏;亓放;吕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8/08 | 分类号: | A61B18/08;A61B18/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莉 |
地址: | 10073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式双极电凝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鼻内镜手术的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线式 双极电凝器。
背景技术
经鼻内窥镜手术是鼻科手术的里程碑,经过近70年的发展,鼻内 镜手术的手术适应症不断扩大,手术禁区不断被打破,对于鼻腔鼻窦 内肿瘤及颅底病变的处理,鼻内窥镜技术已经开始显示出它的优势, 这同时也对其他手术器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以手术咬钳发展最 为完善,各种形状的咬钳基本能满足手术的需要,而止血的方法目前 仅限于压迫或在棉片里添加肾上腺素等血管收缩剂。临床上常用的双 极电凝器为镊式,在鼻颅底手术的深在狭小的区域里,由于镊式双极 电凝器两臂后端较粗,所以插入鼻腔后阻挡视野;另外,由于镊式双 极电凝器两臂的活动常常受到鼻腔固有结构的影响,很难为鼻腔、鼻 颅底手术提供帮助。单极电凝由于创伤较大常常不被选择。近年来在 腹腔镜手术和神经外科手术发展了双极电凝钳,将导线置于滑动杆内, 通过拉动滑动杆收紧双极电凝钳的两齿进行电凝,其为直状,在收紧 双极电凝钳的两齿的时候,手要配合向前移动,在鼻颅底狭小脆弱的 术腔里,操作要求较高,而且其形状单一,夹持力度较小,所以不能 适用于鼻颅底手术多变的角度和刚度较强而且受限的空间,由于鼻颅 底手术术区狭小,不同部位的术区需要不同形状的手术器械来处理, 目前,临床上缺少一种能够处理不同部位出血的双极电凝器。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随手术咬钳配合使 用的线式双极电凝器。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式双极电凝器,包括一对电凝头,其 中,所述每个电凝头均由电极头、电极套和钳头套组成,所述电极头 的背面膨大套在所述电极套内,所述电极套的背面膨大成所述钳头套。
优选地,所述电极头的前端向前突出。
优选地,所述电极头与所述电极套的后壁之间垫有陶瓷片。
优选地,所述钳头套为口袋状,开口在后方。
优选地,在所述钳头套的后壁内行走有导线。
根据本发明的线式双极电凝器可与各种形状的咬钳相配合,适合 于鼻颅底中各种位置的电凝止血,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为一次 性使用,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从以下作为例子但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目的的描述中, 根据本发明的线式双极电凝器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线式双极电凝器的总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线式双极电凝器的电凝头的放大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线式双极电凝器的电凝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线式双极电凝器的第一种实施 方式;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线式双极电凝器的第二种实施 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线式双极电凝器由一对电凝头1和导 线6组成,电源插头7使电凝头1及导线6与双极电凝器的主机相连。 电凝头1由电极头2、电极套5和钳头套3组成,电极头2的背面略 膨大,套在电极套5内。电极套5的背面膨大成口袋状为钳头套3, 钳头套3开口在后方,导线6走行在钳头套3的后壁4内。电极套5 和钳头套3的材质为医用高分子材料。
如图2所示,电极头2的前端向前突出,背面膨大套在电极套5 内,电极头2与电极套5的后壁之间垫有陶瓷片8。
如图3所示,电极头2的前端向前突出,背面膨大套在电极套5 内,电极套5的背面膨大成口袋状为钳头套3,钳头套3开口在后方, 导线6走行在钳头套3的后壁4内。
如图4所示,当线式双极电凝器应用于普通咬钳时,将钳头套3 套在咬钳的钳头17上,通过电源插头7接双极电凝器的主机,收紧活 动手柄15和固定手柄14,通过关节13和关节12的作用推动活动杆 11相对于固定杆16向前移动。通过关节10和关节9的作用,可推动 一个钳头17向另一个钳头17运动闭合,使两个电极头2通过中间的 组织形成回路,进行电凝止血。
如图5所示,当咬钳的活动杆11和固定杆16为管状时,导线6 走行在管腔里,可制作成双极电凝钳,这种结构更为紧凑,但是不能 与各种咬钳配合,只能适用于特定的手术部位。其余同图4。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工作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77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现遇被叫关机自动获得被叫开机通知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复擦式板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