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型地铁列车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7785.9 | 申请日: | 200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2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乔乔 |
主分类号: | B61D1/00 | 分类号: | B61D1/00;B61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地铁 列车 系统 | ||
1.一种轻型地铁列车系统,包括地铁列车(11)及地铁隧道系统(2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铁列车(11)结构由列车车厢(1)和列车底盘系统组成,列车车厢(1)是窄型车厢,由钢管制成的框架结构,有((2.2±0.3)×(1.95±0.10))米的小断面尺寸、(14.5±2.5))米的长度和(50±20)豪米的薄型车厢壁厚度;所述的列车底盘系统由固定列车车厢(1)的主车架(2)、主车架端部的副车架(25)、板型减震器(26)、轨轮(6)、轨轮驱动电机(7)和制动分泵机构(23)组成,其中主车架(2)是矩形钢管或C型槽钢构成梯形车架,副车架(25)是矩形钢管制成的长方形框结构,固定副车架的垂直转轴机构(4)位于副车架中部,垂直穿过主车架转向桁梁(3)和副车架中部的副车架转向桁梁(10),每个副车架前后各装有1个结构成目字形的轨轮—驱动电机安装架(5),每个轨轮—驱动电机安装架(5)两侧的轨轮安装格(16)之内各容有1个轨轮(6),轨轮(6)是直径(265±65)毫米的小型轨轮;轨轮安装格(16)之间的长方格框是安装轨轮驱动电机(7)的电机格框(20),电机格框(20)可容纳2台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的轮轴直接驱动轨轮的轮轴;紧邻两侧轨轮安装格(16)外侧的是减震器下板(12)部分;和每个副车架(25)上装有列车制动系统的4个制动分泵机构(23),4个制动分泵分别装在副车架前后侧壁的4个角上,来自列车制动总泵机构的流体工质通过高压管系统将制动压力传给制动分泵的柱塞,制动分泵柱塞的端部固定有制动蹄片(21),在柱塞的推动下,制动蹄片向下运动直接在轨道顶上磨擦产生制动作用;所述的地铁隧道系统由浅埋型地铁隧道和窄轨道系统组成,地铁隧道系统包括地铁隧道(1)、车站(48)和通风系统,其中地铁隧道具有(宽×高)((2.85±0.25)×(2.6±0.25))米的小尺寸隧道内部、壁厚在(185±45)毫米范围的薄型隧道侧壁结构和隧道内顶部(44)到地表(41)覆盖层的总厚度在0.3米至2.0米范围内的浅埋深结构;相邻复线地铁隧道之间设有中间隔墙(31),中间隔墙开有相互贯通的中间隔墙通孔(39),中间隔墙通孔(39)的贯通部分面积最大可到隔墙(31)总面积的80%;相邻地铁车站具有(750±250))米的间隔,站台全长(50±7.5))米、宽2×(4.0±1.0))米;轨道系统是间距(1.05±0.25))米的窄型轨道(24)系统,窄型轨道直接安装在地铁隧道的混凝土地面(33)上,地铁隧道地面(33)内铺设有垫在轨道(24)下的加固板,相邻加固板间距有(0.85±0.35)米;和通风系统的通风管道具有(1.75±0.50)平方米的断面尺寸,相邻通风管道间有(150±75)米的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地铁列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列车车身的总高度是(2.35±0.25)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地铁列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副车架(25)在其中部桁梁(10)所在处的副车架中段两侧钢管(46)向下弯曲50-65毫米,以便为主车架桁梁(3)留出足够的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地铁列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副车架转向桁梁(10)有((250±75)×(55±25))毫米的断面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地铁列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垫在轨道(24)下的加固板有((150±75)×(125±50)×(8±2))毫米的三维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地铁列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地铁隧道底部(38)向地铁隧道两侧加宽(450±15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地铁列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地铁隧道顶部(35)壁厚(250±75)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地铁列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地铁隧道底部(38)壁厚(350±75)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乔乔,未经艾乔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778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