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子气门润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9019.6 | 申请日: | 200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9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靳宇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靳宇男 |
主分类号: | F01M9/10 | 分类号: | F01M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气门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子气门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发动机,进、排气门对进、排气形成巨大的节流作用,流体阻力巨大,进、排气量、进排气速度及排气的彻底性受到了很大限制,其结果使发动机的效率、升功率和低排放性能受到限制,而且传统发动机的进排气门的复位是由弹簧完成的,由于其固有频率所限,发动机的转速也受到很大限制。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0651229和200720104124X的浮动气缸转子气门装置克服了上述的不足,但因转子气门的转子与气缸及转子壳体的高速滑动,其润滑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使这项革命性的技术很难在实际中得到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转子气门润滑装置,包括气缸,转子,转子壳体,所述转子气门的转子在相邻两气缸之间的部分的局部直径设为小于与气缸接触部分的转子直径,在所述转子与所述转子壳体接触界面处、转子壳体内按轴向设有槽式结构,所述槽式结构内设有与所述转子侧面及所述槽式结构两侧面密封可动接触的可动结构体,所述可动结构体与所述槽式结构的底部之间设有弹性体。
所述可动结构体设为圆柱结构体,所述圆柱结构体与所述槽式结构间设有润滑油通道,所述润滑油通道与进油管及回油管连通,所述圆柱结构体由齿轮或链条驱动,所述圆柱结构体与所述转子气门的转子滚动接触。
所述可动结构体设为柱面长方体,所述柱面长方体的柱面曲率与所述转子外侧面曲率相同,所述柱面长方体与所述槽式结构之间设有润滑油通道,所述润滑油通道与相邻两气缸间所述转子与所述转子壳体所形成的空间连通后与进油管及回油管连通,所述柱面长方体按所述转子轴向作往复运动。
所述可动结构体沿转子壳体圆周方向设置复数个。
所述可动结构体设为柱面长方体,所述柱面长方体的柱面曲率与所述转子外侧面曲率相同,所述柱面长方体内设有润滑油通道,所述润滑油通道与相邻两气缸间所述转子与所述转子壳体所形成的空间连通后与进油管及回油管连通,所述柱面长方体沿所述转子壳体圆周方向布置,其数量与气缸数量相同,所述柱面长方体与所述转子联动,并按所述转子轴向作往复运动。
所述可动结构体与所述转子接触的表面可设有柔性结构层。
本发明的原理:通过粘满润滑油的可动结构体与转子气门的转子表面滚动接触;或粘满润滑油的可动结构体与转子气门的转子表面往复滑动;或通过可动结构体使润滑油与转子气门转子间实现可控接触,如同转子气门转子浸泡在润滑油中一样,而又不使润滑油进入气门孔中,从而使得与转子气门转子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表面得么润滑。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本发明可实现转子气门的转子与气缸、转子壳体之间产可靠润滑,从而使得转子高速运转,进而使得发动机的转速很高;由于润滑油的冷却作用,使进入的空气通过转子时的温度降低,从而提高了进气效率,提高了发动机的综合效率;由于本发明的结构对转子有清洁作用,所以可使转子气门装置工作得更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动结构体为圆柱结构体的实施例主视图;
图2为图1的K-K向剖视图;
图3为图2的M-M向剖视图;
图4为图3的Q-Q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可动结构体为前后往复运动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图5的N-N向剖视图;
图7为图6的P-P向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中设有多个可动结构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发明可动结构体为圆周向有数个滑块体开闭气门孔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E-E向剖视图;
图11为图10的F-F向剖视图;
图12为图10中转子表面及滑块体位置展开示意图;
图13为可动结构体表面设有柔性结构层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转子气门润滑装置,包括气缸3,转子1,转子壳体2,所述转子气门的转子1在相邻两气缸之间的部分的局部直径A设为小于与气缸接触部分的转子直径B,在所述转子1与所述转子壳体2接触界面处、转子壳体2内按轴向设有槽式结构4,所述槽式结构4内设有与所述转子1侧面及所述槽式结构4两侧面密封可动接触的可动结构体5,所述可动结构体5与所述槽式结构4的底部之间设有弹性体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靳宇男,未经靳宇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90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发热量控制方法和气体发热量控制装置
- 下一篇:拓扑图显示方法、系统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