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9212.X | 申请日: | 200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3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王信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300北京市门***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湿疹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中药制剂,是一种治疗慢性湿疹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形态多,易于渗出,病程迁延和有复发倾向为特征。临床上按其发作阶段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期。慢性湿疹是由急性、亚急性阶段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演变而来,有时开始即呈慢性炎症的表现,这种损害常局限于某一相同部位而经久不愈。湿疹的主要症状是剧烈瘙痒。慢性湿疹的临床表现为:患部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带灰色,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以少许糠秕样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个别有不同程度顶苔藓样变,具局限性,边缘亦较清楚,外围亦可有丘疹、丘疱疹散在,当急性发作时可有明显的渗出。自觉症状亦有明显的瘙痒,常呈阵发。在手、手指、足趾、足跟及关节等处,因皮肤失去正常弹性加上活动较多,可产生破裂而致皮损部有疼痛感。慢性湿疹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膝窝、外阴、肛门等处。病程不定,易复发,经久不愈。
慢性湿疹是皮肤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其反复发作,经年不愈,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采用抗组胺类药物治疗,疗效不够令人满意。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有一定副作用。发明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中药制剂,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中药制剂。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白术 1.5~6份 苍术 1.5~6份 薏苡仁 1.5~6份
茯苓 1.0~4份 当归 1.0~4份 生地黄 1.0~4份
枳壳 1.0~4份 黄芪 1.0~4份 白鲜皮 1.0~4份
党参 0.1~2份 苦参 0.1~2份 生甘草 0.1~2份
本发明的优选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白术 2.5~3.5份 苍术 2.5~3.5份 薏苡仁 2.5~3.5份
茯苓 1.5~2.5份 当归 1.5~2.5份 生地黄 1.5~2.5份
枳壳 1.5~2.5份 黄芪 1.5~2.5份 白鲜皮 1.5~2.5份
党参 0.5~1.5份 苦参 0.5~1.5份 生甘草 0.5~1.5份
本发明的最佳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白术 3份 苍术 3份 薏苡仁 3份
茯苓 2份 当归 2份 生地黄 2份
枳壳 2份 黄芪 2份 白鲜皮 2份
党参 1份 苦参 1份 生甘草 1份
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白术 苦、甘,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可治疗脾气虚弱之乏力,食少腹胀,泄泻,便秘,水饮内停之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寒湿痹,身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945页)。
苍术 性味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效。可治疗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等。(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第127页化学工业出版社)。
薏苡仁 药性 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可治疗水肿,脚气,小便淋沥,湿温病,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3725页)。
茯苓 药性 甘、淡,平。归心、脾、肺、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2154页)。
当归 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通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553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未经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92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