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9228.0 | 申请日: | 200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3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王信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746 | 分类号: | A61K36/746;A61K35/32;A61P15/08;A61K36/39;A61K36/25;A61K36/54;A61K36/71;A61K36/52;A61K36/64;A61K36/076;A61K36/185;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300北京市门***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黄体 功能 不全 不孕症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中药制剂,是一种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黄体功能不全是是黄体分秘孕酮不足或黄体过早衰退,以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有碍于孕卵着床。不孕患者中约有3%~10%的习惯性早期流产中有35%~67%是由黄体功能不全所引起。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素体虚弱,肾气不足,冲任虚衰,因此不能摄精受孕。即或受孕也因肾气虚弱或孕后损伤肾气,肾虚无力系胎以致流产。其中以肾阳虚为多见,肾阳虚则不能温煦胞宫,则致宫寒不孕。其发病原因,在于风冷或寒湿的长期影响,先天肾气欠盛,房劳多产,情绪不稳定,起居无常,大病久病之后,劳累过度,饮冷过多等,使肾阴亏虚,癸水不足,精卵不成熟,不能转化为阳,表现为阴中阳虚,水中火弱,黄体功能不健全。阳气不足,脾肾必然不足。若素性抑郁,情怀不畅,或恚怒急躁,或忧虑过多,致心肝气郁,气机不畅,冲任不得相资,加之偏肾阳虚,肾虚肝郁而致不孕。素体抑郁,郁久成瘀,或经产余瘀未净,或经期同房,瘀浊内阻,阳虚血瘀,不能成孕。若体禀阳虚,脾肾有所不足,恣食膏梁厚味,或营养过多,懒于行动,睡眠偏多,活动过少,气运不及,痰湿脂浊蕴阻胞中而致不孕。中医在临床上分为肾阳亏虚,肾虚肝郁等症型辨证治疗,取得很好效果。发明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中药制剂,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中药制剂。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菟丝子 1.5~6份 桂枝 1.5~6份 当归 1.5~6份
鹿角霜 1.5~6份 丹皮 1.0~4份 桃仁 1.0~4份
肉苁蓉 0.1~2份 赤芍 1.0~4份 茯苓 1.0~4份
巴戟天 0.1~2份 白芍 1.0~4份 续断 1.0~4份
本发明的优选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菟丝子 2.5~3.5份 桂枝 2.5~3.5份 当归 2.5~3.5份
鹿角霜 2.5~3.5份 丹皮 1.5~2.5份 桃仁 1.5~2.5份
肉苁蓉 0.5~1.5份 赤芍 1.5~2.5份 茯苓 1.5~2.5份
巴戟天 0.5~1.5份 白芍 1.5~2.5份 续断 1.5~2.5份
本发明的最佳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菟丝子 3份 桂枝 3份 当归 3份
鹿角霜 3份 丹皮 2份 桃仁 2份
肉苁蓉 1份 赤芍 2份 茯苓 2份
巴戟天 1份 白芍 2份 续断 2份
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菟丝子 药性辛、甘,平。归肝、肾、脾经。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的功效。可治疗腰膝酸痛,遗精,阳痿,早泄,不育,消渴,淋浊,遗尿,目昏耳鸣,胎动不安,流产,泄泻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2896页)。
桂枝 药性辛、甘,温。归膀胱、心、肺经。具有散寒解表,温经,通阳的功效。可治疗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癥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2522页)。
当归 药性甘、辛、苦,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可治疗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第1210页)。
鹿角霜 药性咸、涩,温。归肾、肝经。具有补肾助阳,收敛止血的功效。可治疗肾虚遗精,盗汗,食少便溏,久泻久痢,崩漏,带下,小便频数,遗尿,尿后余沥,疮疡久不愈合,创伤出血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3118页)。
丹皮 药性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可治疗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癥瘕,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痹痛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1578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未经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92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氯化法中抑制有毒物质的形成
- 下一篇:装配压床的靠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