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酵母中高效表达sTNFR/Fc融合蛋白的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99448.3 申请日: 2007-05-21
公开(公告)号: CN101311192A 公开(公告)日: 2008-11-26
发明(设计)人: 巩新;唱韶红;刘波;吴军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K19/00 分类号: C07K19/00;C12N15/62;C12N1/19;A61K38/16;A61P35/00;C12R1/84
代理公司: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超
地址: 10007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酵母 高效 表达 stnfr fc 融合 蛋白 方法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在酵母中高效表达sTNFR/Fc融合蛋白的方法及其应用,更具体地说是提供了肿瘤坏死因子可溶型受体和抗体IgG Fc片段的融合蛋白、其高效表达方法和该融合蛋白用于诊断、治疗与瘤坏死因子相关疾病的药物的用途,属于生物工程和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一种前炎症因子,可以通过与细胞表面的TNF-α受体结合,刺激中性粒细胞、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等表达其他炎性因子(如IL-1β、IL-6、IL-8、白血病抑制因子)和蛋白酶(包括胶原酶、中性金属蛋白酶)。TNF-α也可诱导内皮黏附分子的表达,这些分子导致白细胞和淋巴细胞通过血管壁,向炎症部位聚集,导致许多炎症反应的迁延不愈(Emergingtherapies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1998,24(3):579-591.)。研究表明,TNF-α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Immunology.1998,10:423-434.)。抑制TNF-α,可能有助于某些相关疾病的治疗。TNF-α在体内主要有两种受体与之结合,介导其生物学活性:TNF受体I(TNF receptor I,TNFRI)和TNF受体II(TNF receptorII,TNFRII)。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TNF受体的N端可从细胞膜上被酶解下来,成为可溶型的TNF受体(soluble TNFR,sTNFR)(Biochemistry.1993;32:3131-3138.)。sTNFR可以与TNF-α结合,从而抑制TNF-α与细胞膜上的TNFR结合,从而阻断其生物活性,可望用于各种TNF-α相关的疾病的治疗。但是单价的sTNFR与TNF-α的结合力较弱。

抗体的Fc片段,由两条相同的肽链,通过绞链区的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二聚体,它通常包括重链的CH2和CH3两个结构域,sTNFR与抗体Fc片段融合后,可望通过Fc片段中肽链间的二硫键形成二聚体,从而提高与TNF-α的结合力。因而sTNFR/Fc融合蛋白具有广泛的用途,但是,sTNFR/Fc是一个糖蛋白,含有多对分子内和分子间二硫键,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产物没有活性。哺乳动物细胞虽然可以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sTNFR/Fc融合蛋白,但哺乳动物细胞具有生长缓慢、培养成本高、大规模培养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sTNFR/Fc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酵母制备肿瘤坏死因子可溶型受体和抗体IgG Fc片段的融合蛋白(简写为sTNFR/Fc)的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sTNFR/Fc融合蛋白的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sTNFR/Fc融合蛋白,其具有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 ID No.1同源性大于90%的氨基酸序列,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1)培养含编码该融合蛋白的基因的酵母;

(2)从培养物中纯化制备该融合蛋白。

本发明采用酵母体系表达sTNFR/Fc融合蛋白,具有天然的糖基化位点,利于在人体使用。

编码SEQ ID No.1所示sTNFR/Fc融合蛋白的基因序列,该序列具有序列表SEQID No.2或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其中序列3为通过人工合成的优化的基因序列,用该序列可以在酵母中获得更高的sTNFR/Fc融合蛋白表达。

人体中有两种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分别称为TNF受体I(TNF receptor I,TNFRI)和TNF受体II(TNF receptor II,TNFRII)。各种哺乳动物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这些受体的N端可从细胞膜上被酶解下来,成为可溶性的TNF受体(soluble TNFR,sTNFR)(Biochemistry.1993;32:3131-3138.)。本发明的肿瘤坏死因子可溶型受体包括上述各种可溶型受体及其同源性大于90%的类似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94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