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杂地区地震勘探资料处理的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9696.8 | 申请日: | 2007-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5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尚旭;孙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V1/20 | 分类号: | G01V1/20;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7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杂 地区 地震 勘探 资料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杂地区和复杂油气藏油气勘探时,地震勘探资料静校正和叠前偏移成像一体化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复杂地区和复杂油气藏的油气勘探,已成为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目标。复杂地区主要指复杂的地表条件。但是地表复杂往往地下也异常复杂,例如陡峭的山地往往与地下逆掩推覆带伴生。复杂地区和复杂油气藏的油气勘探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是多工种的协同作战。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偏移成像又是数据处理之中最为重要的一步,直接关系到最后的成果。在老油田由于复杂构造没能搞清楚,致使大约70%的剩余油无法有效的开采出来。
做为寻找石油工业油气藏的一种最主要手段,地震勘探的重要性更加明显。由于在地震资料处理技术中采用如下的几个假设条件:(1)均匀介质;(2)水平层状介质;(3)平缓地表假设及各向同性;(4)时间方向上,静校正量与时间无关。使得现阶段地震资料处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1)静校正假设条件在实际情况下难以满足。
(2)连续的射线由于静校正被断开,必然带来误差。
(3)一个数据道只有一个静校正值显然不合实际。
(4)速度分析与静校正分开进行处理必然相互矛盾。
在实际情况下,假设条件很难满足时,静校正存在很大误差,但它仍然是地震数据处理质量的关键,不管是资料的信噪比、分辨率等,静校正和剩余静校正都举足轻重。更重要的是,现在几乎所有的静校正方法在每一道上只有一个静校正值,这在地形起伏大,地下构造复杂,断层发育地区是肯定不准确的,地震射线到达不同的反射点和返回到检波器所经过的路径不同,因此,每一道对不同的反射点应该有不同的静校正值。
地震射线自激发至接收,始终为一连续函数,而静校正和偏移的两个过程,必然将地震射线不合理的人为断开,并进行各个方向的位移,这些必然导致理论上和实际上的偏差,最终导致成果严重损坏,难以提供真实、准确的构造成像和岩性信息。
当前油气勘探正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前者的目标是要发现新的远景勘探领域,常常面临复杂的地表条件和复杂构造等问题;后者要求寻找那些埋藏深度大和复杂程度高的油气藏,要求解决精细构造和储层参数精细描述等问题。对此,静校正作为地震数据处理的关键步骤,已成为最终地震数据质量的一个关键点,而现有的静校正方法,常常难以解决问题,而对这些问题和新的情况,国内外地球物理学家认识到,发展静校正和叠前偏移一体化技术是解决复杂构造地区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的必由之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出一套适合复杂山地及构造的地震资料静校正和叠前偏移一体化的成像方法及数据处理系统,并总结出如何层速度建模,RMS速度建模流程,为实际生产提供服务和指导,静校正和叠前偏移一体化数据处理系统将提供共反射点(CRP)道集,为岩性反演和AVO服务,探索出在复杂地区进行速度建模及偏移成像符合实际生产的工作参数及流程。
技术方案
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如下:
(1)从地表进行叠前时间偏移,从格林函数推出叠前时间偏移的精确时间公式,地震波的传播时间计算包括了地表起伏的影响,从这些共成像道集(Common Imaging Gathers)中获得精确的速度模型,而这个速度模型还包括了浅地表不均匀体的平均影响;
(2)多次偏移速度扫描获得精确的偏移速度模型:
其过程如下:
①、通过道集拉平建立一个固定速度模型,这个模型是用静校正和偏移一体化所建;
②、在固定速度模型基础上将所有速度统一从80%到120%,用5%的增量进行9次控制剖面偏移;
③、输出不同百分比速度的控制剖面进行检查,搜索合理的偏移局部;
④、将所有合理的局部合成,最终形成速度模型;
⑤、使用最终速度模型进行叠前偏移和静校正一体化,形成最终偏移剖面;
这是一个偏移和速度分析的叠代过程,也是一个综合分析过程,多次速度扫瞄可以获得合理的地震偏移结果;
(3)CRP道集剩余静校正提高信噪比并可精确成像:
CRP道集剩余静校正的思路和方法:
①、从地表进行叠前时间偏移,使地震波的传播时间计算包括地表起伏的影响,从这些共成像道集中获得精确的层速度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96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淋膜领衬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改进的攀岩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