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9976.9 | 申请日: | 200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0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华生;孙少陵;刘鸿;李威;任志强;蔡娅莉;胡怡;党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8 | 分类号: | H04Q7/38;H04Q7/22;H04Q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03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终端收到用户输入的使用数据业务命令后,根据所述命令判断用户所要使用的业务类型,生成相应的标识,所述标识包括全网业务类型标识和本地业务类型标识,所述本地业务类型标识未携带管理域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向接入点设备发送携带所述标识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所述接入点设备根据所述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判断其中携带的标识是全网业务类型标识还是本地业务类型标识,如果是全网业务类型标识,则向域名系统设备发起标准的接入点名称解析请求;如果是本地业务类型标识,则先向用户签约数据库设备查询与第二接入点名称对应的第三接入点名称,根据查询得到的第三接入点名称再向域名系统设备发起标准的接入点名称解析请求;所述第二接入点名称包含有未携带管理域信息的本地业务类型标识,所述第三接入点名称包含有携带管理域信息的本地业务类型标识;
所述域名系统设备向接入点设备返回解析结果;
所述接入点设备根据所述解析结果向对应的拜访地管理域网关设备或归宿地管理域网关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消息;
所述网关设备建立承载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终端收到用户输入的使用数据业务命令后,根据所述命令判断用户所要使用的业务类型,生成相应的标识具体为:移动终端收到用户输入的使用数据业务命令后,根据所述命令判断用户所要使用的业务类型,在所述移动终端中配置的第一接入点名称和第二接入点名称中选择其一生成相应的通信接入点名称;所述第一接入点名称包含有全网业务类型标识,所述第二接入点名称包含有未携带管理域信息的本地业务类型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终端收到用户输入 的使用数据业务命令后,根据所述命令判断用户所要使用的业务类型,生成相应的标识具体为:移动终端收到用户输入的使用数据业务命令后,根据所述命令判断用户所要使用的业务类型,在所述移动终端中生成一个布尔变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点设备根据所述标识向域名系统设备发起标准的接入点名称解析请求或者先向用户签约数据库设备查询与所述第二接入点名称对应的第三接入点名称,根据查询得到的第三接入点名称再向域名系统设备发起标准的接入点名称解析请求具体为:如果所述移动终端生成的是第一接入点名称,则所述接入点设备根据所述全网业务接入点名称向域名系统设备发起标准的接入点名称解析请求;如果所述移动终端生成的是第二接入点名称,则所述接入点设备先向用户签约数据库设备查询与所述第二接入点名称对应的第三接入点名称,根据查询结果再向域名系统设备发起标准的接入点名称解析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点设备根据所述标识向域名系统设备发起标准的接入点名称解析请求或者先向用户签约数据库设备查询与所述第二接入点名称对应的第三接入点名称,根据查询得到的第三接入点名称再向域名系统设备发起标准的接入点名称解析请求具体为:如果所述移动终端中生成的布尔变量为真,则所述接入点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接入点名称向域名系统设备发起标准的接入点名称解析请求;如果所述移动终端中生成的布尔变量为假,则所述接入点设备先向用户签约数据库设备查询与所述第二接入点名称对应的第三接入点名称,根据查询结果再向域名系统设备发起标准的接入点名称解析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设备建立承载通道具体为:
所述网关设备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通过所述接入点设备为所述移动终端分配动态IP地址;
所述网关设备向接入点设备返回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所述接入点设备向移动终端发送连接建立接受消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997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支化硅基大分子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手机中的DSP的自动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