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崩漏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00061.5 | 申请日: | 200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2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王信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15/00;A61P7/04;A61K35/36;A61K3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300北京市门***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崩漏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崩漏的中药制剂,是一种治疗崩漏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月经病是指凡月经的周期、经期和经量发生异常,以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或于绝经前后所出现的有关的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者,称为“崩漏”。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漏下”。若经期延长达2周以上者,应属崩漏范畴,称为“经崩”或“经漏”。一般突然出血,来势急,血量多的叫崩;淋漓下血,来势缓,血量少的叫漏。崩与漏的出血情况虽不相同,但发病机理是一致的,而且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常相互转化,如血崩日久,气血耗伤,可变成漏;久漏不止,病势日进,也能成崩。所以临床上常常崩漏并称。正如《济生方》说:“崩漏之病,本乎一证。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本病属常见病,常因崩与漏交替,因果相干,致使病变缠绵难愈,成为妇科的疑难重症。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生殖器炎症和某些生殖器肿瘤引起的不规则阴道出血。主要病机是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引起冲任不固的常见原因有肾虚、脾虚、血热和血瘀。中医在临床上分症型辨证治疗,取得很好效果。发明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中药制剂,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崩漏的中药制剂。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仙鹤草 1.5~6份 黄柏 1.0~4份 麦门冬 1.0~4.0份
熟地黄 1.5~6份 白芍 1.0~4份 阿胶 0.1~2.0份
何首乌 1.5~6份 续断 1.0~4份 生蒲黄 0.1~2.0份
海螵蛸 1.0~4份 沙参 1.0~4份 三七粉 0.1~0.5份
本发明的优选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仙鹤草 2.5~3.5份 黄柏 1.5~2.5份 麦门冬 1.5~2.5份
熟地黄 2.5~3.5份 白芍 1.5~2.5份 阿胶 0.5~1.5份
何首乌 2.5~3.5份 续断 1.5~2.5份 生蒲黄 0.5~1.5份
海螵蛸 1.5~2.5份 沙参 1.5~2.5份 三七粉 0.2~0.4份
本发明的最佳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仙鹤草 3份 黄柏 2份 麦门冬 2份
熟地黄 3份 白芍 2份 阿胶 1份
何首乌 3份 续断 2份 生蒲黄 1份
海螵蛸 2份 沙参 2份 三七粉 0.3份
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仙鹤草 药性 苦、涩,平。归肺、肝、脾经。具有收敛止血,消积止痢,解毒消肿的功效。可治疗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腹泻,痢疾,脱力劳伤,疟疾,疔疮痈肿,滴虫性阴道炎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938页)。
熟地黄 味甘,性微温。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可治疗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贫血等。(党毅 肖颖等主编《中药保健食品研制与开发》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197页)。
何首乌 药性 苦、甘、涩,微温。归肝、心、肾经。具有养血滋阴,润肠通便,祛风,解毒的功效。可治疗头昏目眩,心悸,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耳鸣,遗精,肠燥便秘,久疟体虚,风疹瘙痒,疮痈,瘰疬,痔疮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1588页)。
海螵蛸 药性 咸、涩,温。归肝、肾经。具有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的功效。可治疗吐血,呕血,崩漏,便血,衄血,创伤出血,肾虚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嘈杂,嗳气泛酸,湿疹溃疡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2755页)。
黄柏 药性 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可治疗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热,痿躃,以及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2823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未经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00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线通信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变压器的层叠有绝热材料的漏磁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