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诺嗪缓释微丸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00285.6 | 申请日: | 200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6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顾群;金治刚;米长江;赵丽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本草天源药物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9/22 | 分类号: | A61K9/22;A61K9/30;A61K31/495;A61K47/32;A61K47/14;A61K47/34;A61K47/38;A61K47/02;A61P9/10;A61P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诺 嗪缓释微丸 | ||
1、一种雷诺嗪缓释微丸,包括雷诺嗪和药用辅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5%-30%的丸芯包裹隔离层制备的微丸和70%-95%的丸芯依次包裹隔离层、缓释层、隔离层制备的微丸组成,其中丸芯包括雷诺嗪,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隔离层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缓释层包括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诺嗪缓释微丸,其中它是由10%的丸芯包裹隔离层制备的微丸和90%的丸芯依次包裹隔离层、缓释层、隔离层制备的微丸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雷诺嗪缓释微丸,其中丸芯中雷诺嗪: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重量比为100-150∶15-20∶2-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雷诺嗪缓释微丸,其中丸芯为雷诺嗪、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雷诺嗪缓释微丸,其中隔离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6000、滑石粉。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雷诺嗪缓释微丸,其中缓释层为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聚乙二醇6000、滑石粉、氢氧化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雷诺嗪缓释微丸,其中丸芯中雷诺嗪: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重量比为125∶17∶4。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雷诺嗪缓释微丸,其中微丸在2小时的释放量为20%-40%,在6小时的释放量为50%-80%,在12小时释放量为大于80%且小于100%。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雷诺嗪缓释微丸,其中隔离层是丸芯的重量的1.5%-2.5%,缓释层是丸芯及隔离层重量的7%-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本草天源药物研究院,未经北京本草天源药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02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