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肟水解反应与渗透汽化膜分离耦合技术一步法制备羟胺盐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00329.5 | 申请日: | 200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0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东;姜德强;任钟旗;杨婧;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1/14 | 分类号: | C01B2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俊玲 |
地址: | 100029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解 反应 渗透 汽化 分离 耦合 技术 一步法 制备 羟胺盐 | ||
1.肟水解反应与渗透汽化膜分离耦合技术一步法制备羟胺盐,具体步骤如下:
A.按照使反应液中酸与肟的摩尔比为0.5~3的定量,准确称取肟,加入到浓度为0.5mol/L~6.0mol/L的酸溶液中,配制反应液;
所用原料肟是丙酮肟、丁酮肟、环己酮肟等,纯度在95%以上;所用的酸为盐酸、硝酸、硫酸、磷酸中的一种,其浓度在0.5mol/L~1.0mol/L之间;
B.将反应液加入耦合渗透汽化膜分离反应装置中,控制温度在40℃~100℃使肟发生水解反应,反应过程中渗透汽化膜选择性地将反应副产物酮脱除,促使肟水解反应向生成羟胺盐的方向进行,随着反应的进行,羟胺盐浓度得到持续提高;反应副产物酮透过渗透汽化膜被选择性的脱除;
C.收集反应液于洁净容器中,按照甲苯与反应液的体积比为0.2∶1~10∶1的比例向反应液中加入甲苯,充分搅拌后,静置分层,上层油相为含有未反应肟及微量酮的甲苯层,下层水相为羟胺盐的溶液,分离油水两相,得到富集羟胺盐的母液。
2.一种权利要求1所得肟水解法制备羟胺盐所用的渗透汽化膜分离反应装置,包括一个料液槽,料液槽与循环泵入口连接,循环泵出口与加热器入口连接、加热器出口与渗透汽化膜组件入口连接、渗透汽化膜组件反应液出口连接料液槽入口、渗透汽化膜组件透过物出口连接冷凝器入口、冷凝器出口与真空泵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渗透汽化膜为复合膜,其致密层材料是硅橡胶、聚三甲基硅丙炔、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丁腈橡胶、丁苯橡胶及其衍生物或改性物中的一种,支撑层材料聚四氟乙烯或聚偏氟乙烯微孔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渗透汽化膜分离反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复合膜致密层材料是硅橡胶及其衍生物,其厚度在0.1μm~1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渗透汽化膜分离反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聚四氟乙烯或聚偏氟乙烯微孔膜厚度在20μm~500μm之间,微孔平均孔径应控制在0.01μm~1μ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渗透汽化膜分离反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渗透汽化膜组件是平板式或中空纤维式,对应的渗透汽化膜为平板式、中空纤维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渗透汽化膜分离反应装置,其特征是渗透汽化膜组件的结合形式是多个渗透汽化膜组件串联或并联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03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卸轴承锁母专用工具
- 下一篇:一种有机复合钾肥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