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橡胶种子的贮藏技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00481.3 申请日: 2007-04-16
公开(公告)号: CN101288358A 公开(公告)日: 2008-10-22
发明(设计)人: 陈雄庭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C1/00 分类号: A01C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71101海*** 国省代码: 海南;6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橡胶 种子 贮藏 技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橡胶种子贮藏前萌发、防霉处理、贮藏温度,特别涉及萌芽橡胶种子的防防霉、保湿、冷藏技术。

背景技术

橡胶种子无明显的休眠期,只要外界环境适宜,成熟的新鲜种子很快可以发芽。橡胶种子具有忌失水、好氧性、易霉烂的特点。种子在没有特别包装的条件下,由于失水很快,呼吸作用旺盛,发芽率急剧下降。据测定,当种子失水重量为其本身重量的16.5%时,发芽率降至60%以下;在室内条件下,存放半个月的种子,发芽率下降40%,一个月后,80%的种子不能发芽。甚至完全失去发芽能力。橡胶种子在通气差,水份过多的条件下易霉烂。

在我国植胶区,橡胶种子成熟期很集中,在每年的9月份至竖年1月份期间分三批成熟,在自然条件下,只有第一批种子播种的种苗才能安全过冬(后期播种的只有海南植胶区才能安全过冬)。若把种子贮藏到3-4月份才播种,种子的萌芽率几乎为零。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橡胶种材料绝大部分为芽接苗,橡胶芽接通常在1年生左右的砧木上进行。为了缩短橡胶种苗的育苗周期,降低育苗成本,早在60-80年代马来西亚等国家先后研究了在2-8个龄的小苗砧木上进行芽接并成功地应用于生产。

在我国橡胶育苗以秋播为主,冬前只有2-3个月的适宜生长期,可供常规小苗的时间非常有限。为此,我国研究人员黄守锋、林位夫等在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成功地研究了橡胶籽苗芽接法,该方法的核心技术是以20天左右的苗龄,苗高20-30cm的并处于伸长至展叶期前的籽苗作砧木。

在适宜水分和温度条件下,橡胶种子萌芽速度比较一致,籽苗在伸长至展叶期前的生长阶段时间仅有几天,也就是说,适宜的籽苗芽接时间很短,一般地,同一天播种的种子,适宜进行籽苗芽接时间的早晚,相差在10天以内,超过这个时间,芽接成活率大幅度降低。因此,进行大量籽苗芽接必须分期播种。目前籽苗芽接技术未能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还没有解决好橡胶种子贮藏的关键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橡胶种子经贮藏后发芽率极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橡胶种子贮藏的新方法,使鲜活的橡胶种子经过3个月以上的贮藏,能保持90%以上的出苗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橡胶种子的贮藏技术包括:(1)种子的萌发、(2)种子的处理、(3)种子的贮藏。其特征是:萌芽的橡胶种子及贮藏基质经药物防霉处理后、在保湿、通气和低温条件下进行种子贮藏

具体实施方法:

由于橡胶种子无明显的休眠期,常规的条件下,贮藏的种子很快就会失去发芽能力。因此,应在橡胶种子大量成熟的时期收集种子,收集好的种子,尽早进行处理及贮藏。

1.种子的萌发,种子贮藏前先按常规方法进催芽。

2.种子的处理。(1)淘汰已坏死的种子。(2)防霉处理:用0.15%的多菌灵浸泡种子2分钟;同时用0.15%的多菌灵喷洒已发酵过椰糠或木糠2分钟,然后挤压椰糠或木糠,以没有多余的水渗出为准。(3)分装种子:把用多菌灵浸泡过的种子与椰糠或木糠按3∶1比例混合(种子3份,椰糠1份),混合后装入打有小孔的塑料袋中,每袋15-20公斤。

2.种子的贮藏

把分装好种子存放到冷藏库中,冷藏温度:12℃-13℃左右。

3.播种(常规方法)

根据种子发芽对温度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在室外进行。冬季播种,应尽可能在可防寒的塑料大棚内进行。

播种方法:在播种前一天晚上将种子从冷藏库中取出,然后按常规橡胶播种方法进行。

苗床准备:橡胶种子好氧,在普通苗床上铺上厚3-5cm的细砂(粒径0.5-1mm)或经腐熟的木屑、椰糠等,播种间距为2-3cm,每m2约可播种1.5-2kg。为便于操作,催芽床面宽1m,长10m为宜。

为保持水分,均衡床面温度,通常要搭盖活动荫棚或在床面上盖草,必要时可随时揭开或盖回,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把种子播在塑料大棚内。尤其是冬季,把种子播在塑料大棚内育苗有利于防寒。

播种方式:有平播和侧播二种,侧播耗工多,故在大量播种时以平播为宜,并以种背向上的平播方式。

播种深度:在不露发芽孔的前提下适当浅播,但温度较低时可播种稍深。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播种后10天左右为种子抽芽盛期,至15天时抽芽率可达95%以上。在籽苗第一对真叶长度1-3cm时即可进行籽苗芽接或移植到地播苗圃培育常规砧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04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