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投影机及其网卡冷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0525.2 | 申请日: | 200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1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梁向东;颜燕云;曾万军;孔祥飞;王云;毛小林;关熠;黄燕山;猿渡俊弘;岡崎昌二;莲佛忠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强三洋技术设计有限公司;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B21/16 | 分类号: | G03B2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祥夌;刘华联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影机 及其 网卡 冷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机网卡的冷却方法。本发明还涉及采用这种网卡冷却方法的投影机。
背景技术
随着投影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研制生成小型化、高性能、较低工作温度的投影机已经成为市场的趋势。目前,需要这样的投影机,其具有小的体积,高照度,并且要求投影机内的风扇数目较少,工作时噪音低,且温度合格。
对于附带有无线网卡或有线网卡的投影机而言,由于网卡的集成电路(IC)在工作时发热量大,并且通常需要全部使用钣金构件来屏蔽,散热比较困难。另外,在现有技术中,一般在集成电路上使用散热胶,这不但成本高,而且很难达到充分散热的要求。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投影机网卡的冷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网卡,所述网卡设置在所述投影机内,并且具有集成电路;提供用于冷却所述投影机光学部件的冷却风道,所述光学部件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光学部件,所述冷却风道包括分别用于冷却所述红色、绿色和蓝色光学部件的红色光学部件导风管、绿色光学部件导风管和蓝色光学部件导风管;其中,在所述冷却风道中设置通向所述网卡集成电路的分支导风管,以便分出一部分风量给所述集成电路。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在所述红色光学部件导风管上设置用于冷却所述网卡集成电路的分支导风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所述绿色光学部件导风管上设置用于冷却所述网卡集成电路的分支导风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将所述网卡设置成邻近于所述光学部件的冷却风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将所述网卡设置在所述光学部件冷却风道附近的所述投影机的侧壁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这样的投影机,其包括壳体、电源单元、光源单元、光学系统、冷却组件和网卡,所述投影机的特征在于采用了根据以上所述的网卡冷却方法。
因此,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新颖的网卡冷却方法,通过冷却风道的合理设计,就可以避免增加用于网卡冷却的风扇,降低投影机整机的噪音,并且可以省略集成电路上的散热胶,从而节约了材料成本,同时使网卡各个电气部件的温度达到合格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液晶投影机从前面侧斜上方看去的透视图。
图2是对同一液晶投影机从背面侧斜上方看去的透视图。
图3是取走图1的上盖后的透视图。
图4是再取走主控制基板后的透视图。
图5是再取走光学系统后的透视图。
图6是图5的平面图。
图7是光学系统的构成例的示图。
图8是本实施例的光源灯冷却机构的要部放大图,是从前面侧斜上方看去的透视图。
图9是同一光源灯冷却机构的取走导风管的上半部分后从背面侧斜上方看去的透视图。
图10是从图9取走光源灯架后的透视图。
图11是从背面侧看去的要部截面图。
图12是本实施例中的光学部件冷却机构的要部放大图,是从前面侧斜上方看去的透视图。
图13是上图的平面图。
图14是从上图取走光学部件后的平面图。
图15是从上图取走导风管的下半部分后的背面图。
图16构成本实施例的排气机构的排气扇单元的透视图。
图17是同一排气扇单元的背面侧的透视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降低投影机内温度的风扇组件的工作状态图,显示了投影机内风扇的总体布置以及吸气气流和排气气流的方向。
图19-21是用风扇41来冷却网卡上IC的导风构造的图。
图22-24是用风扇42来冷却网卡上IC的导风构造的图。
标号的说明
1液晶投影机
2壳体
4投射镜头
8排气孔
10电源插座
12光源单元
13光学系统
14电源单元本体
15噪声抑制滤波器部
15a线性滤波器(线圈)
16吸气扇
161内部用相出口
162、163外部用排出口
164导风管
17、18排气扇
19光源灯
191发光管
192反光罩
193吸气口
194排气口
198颈部
20、24、39r、39g、39b聚光透镜
21、22第1、第2积分透镜
23偏振光分束器(PBS)
25、26第1、第2分色镜
27、29、31全反射镜
28、30中继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强三洋技术设计有限公司;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深圳华强三洋技术设计有限公司;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05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