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记录控制装置及记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0982.1 | 申请日: | 200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2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中槙基裕;和田守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30 | 分类号: | B41J2/30;B41J29/38;B41J2/375;B41J2/3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记录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记录头的动作进行控制的记录控制装置以及具备该记录控制装置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公知的有具备用于按照检测出记录头的温度而不产生超过动作临界温度的过热的方式保护记录头的保护电路的点阵式打印机。记录头的温度例如由在记录头的附近或内部尤其在驱动线圈的附近所设置的温度检测用的传感器检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通过具备多个驱动线圈并驱动该驱动线圈而使记录线(Wire)突出来进行记录的点阵式打印机,要可靠地检测出所有的驱动线圈的温度上升是不易的。也就是,由于记录头的内部空间有限,所以对所有的驱动线圈分别设置传感器是困难的,并且也使成本增高。
另一方面,在传感器的数目比驱动线圈的数目少并且在特定的驱动线圈的附近配置传感器的情况下,从各驱动线圈至传感器为止的距离并非为一定,而使对所有的驱动线圈的温度彻底地进行检测变得困难。因而,不得不对成为保护动作运作的触发(trigger)的阈值温度相对动作临界温度设置大宽度的容限。
专利文献1:特开平5-1856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由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对具有记录线的记录头的动作进行控制的记录控制装置及利用该记录线进行图像记录的记录装置中,适应随着驱动线圈的驱动所产生的发热,确实地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过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记录控制装置,具备:记录头驱动电路,具有:电源供给部,对用于分别驱动记录头具有的多条记录线的多个驱动线圈供给驱动电流;和电路,与多个上述驱动线圈公共连接,且伴随着针对上述驱动线圈的驱动电流的供给停止而流过感应电流;
其特征在于,该记录控制装置还具备: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由上述感应电流在上述电路内产生的温度;和控制部,基于由上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来控制上述记录头的动作。
根据该结构,检测出与分别驱动记录线的多个驱动线圈公共连接的电路的温度,并且基于该温度控制记录头的动作,由此可确实地防止随着驱动线圈的通电而散热的驱动线圈和各种电路部的过热,从而不仅能够实现长时间的稳定的动作,并且可谋求可靠性的提高。
在此,在与驱动线圈公共连接的所述电路中,伴随针对驱动线圈的驱动电流的供给停止而流过感应电流,由此该电路的温度可极准确地反映各驱动线圈的综合通电状态。为此,不需对各个驱动线圈分别设置传感器,能够由少数的温度检测部确实地检测出正确反映了驱动线圈的通电状态的温度,由此基于该温度可确实地进行有效的保护。
另外,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将上述温度检测部配置在上述记录头驱动电路的上述电路上的元件的附近来检测出上述元件的温度。此时,通过检测出随着驱动线圈的感应电流而散热的元件的温度,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检测出正确反映了各个驱动线圈的通电状态的温度。
并且,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即上述电路是将上述感应电流环流到上述电源供给部的环流电路,上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出上述环流电路的温度。另外,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即上述环流电路具备使上述感应电流在规定电压以下停止的恒压电路,上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出上述恒压电路的温度。由此,能够使记录头的响应提前,并且能够适当地检测出温度。
进而,上述温度检测部配设在以同所述记录头分体的方式构成的基板上也可。所以具有不会导致记录头的成本增加并且难于受到温度检测部的设置空间的限制的优点。
另外,还具备:随着规定宽度的脉冲的输入(驱动线圈的通电时间)而将针对上述驱动线圈的驱动电源的供给及停止进行切换的开关,上述控制部,基于由上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改变输入到所述开关的脉冲宽度也可。此时,能够基于由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来改变驱动线圈的通电时间,由此能够确实地防止驱动线圈和各种电路部的过热。例如,当检测出的温度变高时,可使驱动线圈的通电时间缩短,然后当检测出的温度变低时将驱动线圈的通电时间恢复为原来的长度。
另外,还具备:随着规定宽度的脉冲的输入而将针对上述驱动线圈的驱动电源的供给及停止进行切换的开关,上述控制部,基于由上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改变上述脉冲和脉冲的间隔也可。另外,也可以根据上述脉冲间隔而使搭载有上述记录头的支架的动作速度变化。由于缩短了每单位时间的驱动线圈的通电时间,所以能够确实地防止驱动线圈和各种电路部的过热。并且,能够形成有效的印刷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09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钢全自动闭尾拉链合齿装置
- 下一篇:光学传感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