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水、节能多功能泡浴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01469.4 | 申请日: | 2007-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8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颜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曙光 |
主分类号: | A47K3/02 | 分类号: | A47K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水 节能 多功能 泡浴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可应用于家庭、宾馆、旅店、招待所、社区澡堂、医院、康复疗养中心等场所的生活用品或家电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地球上人口的膨胀,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水资源及能源都将日趋紧张,而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却又使人们对生活享乐的追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大力研发节水、节能型产品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推出一种节水、节能多功能泡浴设备,克服传统浴缸与浴桶不节水、不节能、功能少的缺点。其特征在于泡浴机的机桶体1的体壁下部向内凸,并形成了水中的沙发座或座椅及扶手,位于座位前方的机桶壁上部设置有豁口或缺口,并采用手动或电动的驱水装置2对该豁口或缺口加以封堵。另外,还可以在机桶的豁口或缺口处设置便于封闭与打开的活壁板或壁门16,打开时,可方便安装、更换防渗透膜布或密封条3以及卸下驱水装置2;封(关)闭时,如果驱水装置先已拆下,不在机桶里,便可以双人同时洗浴,部件16就成为另一人的靠背板,实现一机单人、双人二用。若单人使用,在坐着泡浴和站立擦洗时,可以通过驱水装置的回转,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灵活地调节水位高低:使坐时水可没肩的浸泡,节水又保温;转身站立擦身时,水位又能降至臀部方便擦洗身体。为防止封堵时水向另一侧的渗漏,在驱水装置与桶壁之间设置有防渗透膜布或密封条3。通过电控的加热及各种动力装置4便可控制水的温度与实现喷水、喷淋及振动搓洗,特别是手持式本质安全型防水振动装置,通过更换不同的组件,就可以用来搓澡等,包括机桶内污渍的刷洗。为减少热散失及水汽蒸发,还可在机桶口敞开处设置可调盖度的活盖或帘子及封盖5,其中封盖类似于水瓶塞,专用于机桶脖枕与活盖之间的封口,仅在人未入浴时使用。为了防止站立擦洗或喷淋时,水珠溅到机外,可在泡浴机的二侧加装防溅护板6。为方便移动,还可以在泡浴机底座上安装滚轮7。为了保温,可在机桶壁外与驱水装置壁内加保温材料层8。为了防止传播病菌,可在机桶内壁及驱水装置表层设置抗菌材料层9。如果考虑到加工运输便利,也可将机桶设计成上、下或二侧对称分体组合结构,用户可组装后再使用。对于进一步节水的经济型泡浴机,可将下分体10设计成单靴或者双靴型桶体,将会使总耗水更少。在泡浴、搓洗身体后,人们往往习惯在出浴前再净水喷淋一下,有时也会只想冲个淋浴,若泡浴机配置有临时搁脚板11,出浴时将该板放置在座位前,人站在与座位高度一致的搁板上,不会踏空,能安全的冲淋,冲后又方便跨出机外。考虑到临时找来的踏脚凳可能会存在大小或高度不适、凳脚不稳等不安全隐患,泡浴机配置专用踏脚凳12,便于泡浴时使用。对于人口多的家庭,冬季太阳能无法满足全家人泡浴的热水需要,可以通过热交换装置13将上次泡浴废热水中的一部分能量加以回收利用,并为下一次泡浴提供部分新鲜温热水。
附图说明
图1为上下组合式可移动单、双人二用型泡浴机的剖视图。
图2为一种组合式经济型机桶体的下分部示图。
图3为配置的热交换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仅对本发明中一种组合、移动、二用型泡浴机、机桶的靴式分部体及热交换装置作一描述,共3幅图。
附图1机桶1下分体10采用靴形桶体,更加节水。该机采用手动、回转式驱水装置2。单人洗时,利用驱水装置的回转运动来调节水位的高低。图中驱水装置的状态为人静坐泡浴时的情况,此时水位最高可达肩膀;若用手推转驱水装置,使驱水装置为虚线所示的最佳开度状态,此时水位降到腰部以下非常适宜的高度,人转过身体就可以方便地搓洗身体与下肢。若拆下驱水装置,并用活壁板(或门)16对机桶缺口封堵,则可二人同时洗浴。节水填块14可对驱水装置回转角度进行限位,但双人洗浴时应取下。
附图2为机桶体1的下部。若为单靴型,则下部是一个分部桶体组成;若是双靴型,则由二个分部桶体组成。其靴尖指向有三种;除前向以外,还可前后双向,即互为反向,以及盘型靴。对于盘型靴,一般为单靴型,人可站立在靴桶中,足尖作360度转动。这样,更加节水。
附图3为一种热交换装置。它采用暖气片的格式,增大换热面积,配有二只拎把。所用材料既可以为金属,如铝片或铝箔,也可以用其它传热较好的硬或软性材料。
附图中:1机桶体,2回转式驱水装置,3防渗水膜布或密封条,4电控器与加热及各种动力装置,5活盖及封盖,6防溅护板,7基座与滚轮,8保温层,9抗菌层,10靴式分部体,11临时搁板,12踏脚凳,13热交换装置,14节水填块(可对回转角度限位),15清污与排水口,16机桶活壁门(或板),17(空缺),18格式热交换面,19固定板,20手拎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曙光,未经颜曙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14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