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3286.6 | 申请日: | 200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5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英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64 | 分类号: | H01R13/6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田军锋;王爱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组件 | ||
1.连接器(F),包括可与配合连接器(M)的配合连接器外壳(80)连接的连接器外壳(10),该连接器外壳(10)包括至少一个将组装到其中的探测构件(50),该探测构件(50)用于探测连接器外壳(10)与配合连接器外壳(80)的连接状态,还包括至少一个外壳侧锁定臂(71),该外壳侧锁定臂(71)用于将连接器外壳(10)与配合连接器外壳(80)锁定,从而不会彼此分离,当连接器外壳(10)与配合连接器外壳(80)正确连接时,该外壳侧锁定臂(71)能够与设置在配合连接器外壳(80)中的互锁部分(88)弹性接合,其中:
该探测构件(50)能够相对于连接器外壳(10)在第一位置(1P)和通过在推入方向(PID)上从第一位置(1P)推动到达的第二位置(2P)之间移动,并形成有至少一个探测构件侧锁定臂(52),该探测构件侧锁定臂(52)设置成在探测构件(50)的组装状态下与外壳侧锁定臂(71)相邻,
该连接器外壳(10)形成有至少一个保持部分(59),该保持部分(59)与设置在探测构件侧锁定臂(52)上或探测构件侧锁定臂(52)处的至少一个推入防止部分(57)接合,从而当探测构件(50)处于第一位置(1P)处时防止探测构件(50)移向或移至第二位置(2P)的移动,
如果在连接器外壳(10)与配合连接器外壳(80)正确连接之前,试图将探测构件(50)推向第二位置(2P),则该探测构件(50)通过推入防止部分(57)和保持部分(59)的接合保持在第一位置(1P),及
如果当连接器外壳(10)与配合连接器外壳(80)正确连接时,将探测构件(50)推向第二位置(2P),则探测构件侧锁定臂(52)能够弹性变形,同时保持与设置在配合连接器外壳(80)中的至少一个干扰部分(89)滑动接触,该推入防止部分(57)与保持部分(59)分开,并且探测构件(50)可随着探测构件侧锁定臂(52)弹性变形而移向或移至第二位置(2P),并且随着探测构件(50)到达第二位置(2P),探测构件侧锁定臂(52)至少部分恢复而与外壳侧锁定臂(71)相邻设置,并和外壳侧锁定臂(72)一起能够与互锁部分(88)弹性接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F),其特征在于,当探测构件(50)处于组装状态时,该探测构件侧锁定臂(52)的外表面和外壳侧锁定臂(71)的外表面彼此齐平并连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F),其特征在于:
该探测构件(50)包括在探测构件(50)移到第二位置(2P)时将被推动的可操作部分(51),
至少一对探测构件侧锁定臂(52)形成为从可操作部分(52)的相对末端或在该末端处在连接方向(CD)上突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F),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外壳(10)包括在连接方向(CD)上延伸的塔部分(11),
该对探测构件侧锁定臂(52)沿着塔部分(11)的相对侧表面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F),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探测构件侧锁定臂(52)形成有对应于互锁部分(88)的至少一个探测构件侧锁定部分(54)。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F),其特征在于,探测构件侧锁定部分(54)具有至少一个导向表面(55),该导向表面(55)倾斜于探测构件(50)到第二位置(2P)的移动方向(PID),
该导向表面(55)与干扰部分(88)的至少一个导向表面(90)滑动接触,以在两连接器外壳(10,80)正确连接时对探测构件侧锁定臂(52)的弹性变形进行导向。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F),其特征在于,该探测构件(50)包括至少一个短接取消件(62),用于在两连接器外壳(10,80)连接时取消由设置在配合连接器外壳(80)中的短接端子(85)形成的短接状态。
8.连接器组件,包括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连接器(F),以及配合连接器(M),该配合连接器(M)具有可与该连接器(F)的连接器外壳(10)连接的配合连接器外壳(8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配合连接器外壳(80)包括对应于至少一对探测构件侧锁定臂(52)的至少一对互锁部分(8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32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