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板蒸发器结构及具有平板蒸发器结构的回路式热管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03889.6 申请日: 2007-05-17
公开(公告)号: CN101307996A 公开(公告)日: 2008-11-19
发明(设计)人: 康尚文;蔡孟昌 申请(专利权)人: 私立淡江大学
主分类号: F28D15/02 分类号: F28D15/02;F28D15/04;H05K7/20;H01L23/427
代理公司: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汤在彦
地址: 台湾省***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平板 蒸发器 结构 具有 回路 热管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有关于一种回路式热管,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平板蒸发器结构的回路式热管。

背景技术

由于半导体工艺的进展,芯片的导线数一直在增加,为了要容纳这些导线,封装后的面积常是芯片面积(Die Area)的数倍。因此封装表面的热量并非均匀的分布,容易形成热点(Hotspot)继而因热应力不均而导致芯片损坏。热管(Heat Pipe)的作用即在快速的将热导往其他散热装置,再通过散热模块将热排除,目前的热管设计最多是应用在笔记型电脑的散热,包括下列几种方式:

(1)强制气冷散热;

(2)强制液冷散热;

(3)热管相变化散热;

(4)制冷器散热;

(5)冷冻式散热。

其中,冷冻式散热又可分为微流道热沉(Micro Channel Heat Sink)、微散热器(Micro Heat Exchanger)、微冷冻机(Micro MiniatureRefrigerators)、微热管(Micro Heat Pipes)、微喷流(Micro Jets)、液滴冷却(Droplet Cooling),高单价的散热模式虽有高散热效能,却不符合现在低成本高功率的电脑使用,因此发展低成本、高效能、低磨耗的散热装置是未来的趋势。

图1为显示传统热管结构的示意图,该传统的热管结构100是由密闭容器1、毛细结构2与工作流体3所构成(参阅图1所示),该密闭容器1是于抽真空后注入适量的工作流体3。当该容器1的蒸发端1a(Evaporator)受热,该工作流体3吸热而气化,所产生的蒸气31(Vapor)则流向凝结端1b(Condenser)放热,藉由不同温度下所产生的不同饱和蒸气压驱动流体,而凝结液32将通过毛细结构2的毛细作用回流至原加热位置蒸发端1a,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两相变化过程会吸收大量热的原理。由于热管结构100内的工作流体3藉由两相变化传输热量,因而可得到极高的热传导性,达成快速导热的目的,营造一个超热导的环境。

一般应用于电子元件散热的热管与发热源的接触面积相当有限,其管状造型亦有形状上的限制,压扁、弯角都会大大降低热管该有的性能,其热管会因此失去效用。因此,业界将两相变化利用在平板之中,目的在减少厚度、并去除热管本身的飞溅限制,此技术即名为「平板热管(Plate Heat Pipe)」,与此雷同的技术应用于太阳能源技术的领域,称之为回路式热管200(参阅图2所示),是由一蒸发端1a受热,工作流体3吸热而气化,所产生的蒸气31经由一蒸气管路11a导引至一凝结端1b放热,再由一液体管路11b回流至该蒸发端1a。

然而,半导体产业是我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之一,随着电子产品功能不断增强,内部电子元件因高功率而产生的高温现象,须有良好的散热装置加以冷却。现有的散热鳍片-风扇为主的散热机制,势必无法满足未来微电子元件散热需求,再者,水冷散热的散热模式容易导致水分子溢出,而影响电子元件短路的危机。

举凡现代微电子产品(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mer ElectronProducts)以及半导体原件(高功率LED、激光、LED阵列)及大尺寸电视背光模块的散热问题,且高科技的商品才能打进民生用品中,成为大家都能拥有的高技术,而在热管积极发展的同时,电子产品的发热量也是日进百里,随着元件小型化、运算速度增量,热的问题已经浮上台面,因此现在很多做电子半导体的厂商,纷纷成立系统或元件散热的研发部门,以解决该散热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平板蒸发器及回路式热管,用以将在封闭的区域内装填有可随温度变化作液、气相态变化的工作流体,利用此相变化大量快速的传递热量。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迷你平板式热管,使整体能提高作动性能及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以因应未来高致密性电子元件的散热需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私立淡江大学,未经私立淡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38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