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逆变器装置的包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3898.5 | 申请日: | 2007-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5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森一哲;高野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M1/00 | 分类号: | H02M1/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变器 装置 包装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逆变器装置的包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逆变器装置的包装结构及可适当地应用以提高包装结构的强度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通过铝压铸部件和金属板的结合而形成金属包装,从而支撑诸如用于逆变器装置的电解电容器和散热片的较重部件。
图6是示出了常规逆变器装置的包装结构分解透视图,而图7是示出了常规逆变器装置的包装结构的内部的分解透视图。
如图6所示,在逆变器装置的包装结构中,具有与逆变器装置的宽度大致相等的长度的铝压铸部件101a和101b分别设置在上部和下部。上和下铝压铸部件101a和101b通过构成逆变器装置两侧的外壳的侧金属板103a和103b,框架金属板106以及后板112而彼此连接。
将散热片113和电解电容器115安装在框架金属板106上,且将顶盖102安装在逆变器装置的顶表面。应注意侧金属板103a和103b、框架金属板106以及后板112可通过螺栓连接至铝压铸部件101a和101b。
如图7所示,金属板上内置安装诸如主电路终端块110和印刷电路板111的部件,且金属板安装在侧金属板103a和103b上并支撑安装在其上的金属板。
例如,日本专利公开(Kokai)第2005-243741中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前罩设置在高强度的四个支撑件上,用于使安装在顶表面和底表面上的罩进行通风,并且前罩通过螺栓固定到支撑件上,以减少装配金属板需要的工时。
然而,在常规逆变器装置的包装结构中,逆变器装置的包装强度通过上和下铝压铸部件101a和101b,侧金属板103a和103b,及框架金属板106而得到保证。因此,为了在装配的较早阶段安装诸如散热片113和电解电容器115的较重部件,那么在装配的较早阶段将侧金属板103a和103b安装在铝压铸部件101a和101b上,以保证包装强度,从而装配中所使用的工具受到限制。
同样,在常规逆变器装置的包装结构中,使用了具有与逆变器装置的宽度基本相同的长度的铝压铸部件101a和101b,因此铝压铸部件101a和101b的形状受限于逆变器装置的宽度。从而,需要为每种宽度的逆变器装置制造铝压铸部件101a和101b,从而需要较高的成本。
此外,由于诸如主电路终端块110和印刷电路板111的内置部件安装在大致平坦形状的侧金属板103a和103b上,所以可能出现易受振动影响的内置部件由于侧金属板103a和103b的谐振而损坏的情况。从而,必须通过诸如在横向安装梁的方式而对常规逆变器装置的包装结构进行加固。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逆变器装置的包装结构,其可在不使用侧金属板的情况下支撑较重的部件,并消除了铝压铸部件的尺寸对逆变器装置的宽度的限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了逆变器装置的包装结构,其包括:至少设置在逆变器装置的四个角的铝压铸支撑件,弯曲成类似字母U且具有锐弯边沿的金属板梁,在逆变器装置的横向和纵向连接铝压铸支撑件的金属板梁。
采用该结构,由于可通过铝压铸支撑件和金属板梁来支撑逆变器装置,可不使用平坦形状侧金属板而保证足够的包装强度。同样,由于通过金属板梁在横向连接铝压铸支撑件,可通过铝压铸部件之间的距离而确定逆变器装置的宽度,因此可不改变铝压铸支撑件的尺寸而调节逆变器装置的宽度。
为此,可在安装诸如散热片和电解电容器等的较重部件之后安装侧金属板,从而可消除对装配使用的工具的限制,且可提高装配效率。同样,不需要为逆变器装置的每种宽度制造铝压铸支撑件,从而可防止逆变器装置的成本增加。
优选地,铝压铸支撑件各包括用于固定金属板的金属板安装螺纹孔(tap),用于安装金属板梁的金属板梁安装槽口,以及用于悬挂逆变器装置的单元悬挂孔。
采用该结构,可在保证精确的安装位置的同时将金属板安装在铝压铸支撑件上,并且可在提高装配效率的同时保证足够的包装强度。
优选地,将结合在逆变器装置中的主电路终端块和印刷电路板安装在金属板梁上,其中金属板梁在逆变器装置的纵向连接铝压铸支撑件。
采用该结构,不需要将主电路终端块和印刷电路板安装在平坦的侧金属板上,因此可防止这样易受振动影响的内置部件由于侧金属板的谐振而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未经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38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工具旋风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强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