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印刷机输墨装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3903.2 | 申请日: | 200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3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尼古劳斯·普法伊费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3/10 | 分类号: | B41F33/10;B41F31/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侯鸣慧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印刷机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印刷机输墨装置的方法,具有至少一个油墨计量元件和一个控制单元,其中,为了要达到的额定着墨,将油墨计量元件从第一油墨量配量转换到第二油墨量配量并且油墨计量元件在达到额定着墨之前的输墨装置不稳定阶段期间至少在一个时间段被控制单元调节到暂时的第三油墨量配量。
背景技术
输墨装置作为印刷机、特别是平版印刷机或者胶版印刷机的印刷装置一部分,当它从达到承印物第一着墨的第一稳定状态转移或者转换到达到承印物第二着墨的第二稳定状态时,具有一定的反应时间。换句话说,从老的稳定状态不能立即达到新的稳定状态,而是在一定瞬时时间间隔或输墨装置不稳定阶段之后才可达到。为了加速输墨装置反应,即缩短反应时间,已经知道,在短时间、特别是在不稳定阶段期间对输墨装置的油墨计量元件进行加强调节,致使暂时将与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不同的油墨量带入输墨装置。在这里,根据要达到的目的,加强调节明显高于或者低于第二稳定状态内所需要的油墨输入量。采用这种用于达到具有较高着墨量的第二稳定状态的方式,将附加的油墨量带入输墨装置,或者为了达到具有较少着墨量的第二稳定状态,由于减少输入,多余的油墨量离开输墨装置。
例如从文献DE 10056247A1中知道了一种控制印刷机分区输墨装置内的油墨量的方法。当墨区的要输出的油墨量额定值从第一值变换到第二值时,在过渡时间间隔期间为每个墨区带入校正墨量流。由于带入输墨装置的油墨量要串匀,进入各个墨区的油墨量不是相互独立的。因此,要设置在过渡时间间隔内平衡相邻墨区之间侧向油流的另外的校正墨量流。
此外,从文献DE 10109198A1中知道一种印刷油墨调节装置。根据印刷物着墨额定密度或参考密度与测得的密度之间的密度差,确定用于改变印刷油墨输入开度的参考校正值。在预定数量期间开度变化一个校正值,该校正值由参考校正值乘以一个大于1的系数得出。采用这种方式,在过渡时间间隔期间,如果额定密度大于测得的密度,则开度大于与额定密度相匹配的开度,如果额定密度小于测得的密度,则开度小于与额定密度相匹配的开度。
在有些实际中出现的参数组合中,特别是当第一状态没有足够稳定时,所说明的方法过程还不能达到所希望的结果。在不利状况下,甚至会发生输墨装置反应时间与转换相比加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控制输墨装置的方法,使得输墨装置反应加速。
按照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控制印刷机输墨装置的方法,具有至少一个油墨计量元件和一个控制单元,其中,为了要达到的额定着墨,油墨计量元件从第一油墨量配量转换到第二油墨量配量,油墨计量元件在达到额定着墨之前的输墨装置不稳定阶段期间至少在一个时间段被控制单元调节到暂时的第三油墨量配量,其中,控制单元为了确定该暂时的第三油墨量配量处理输墨装置不稳定阶段期间的当前的实际着墨的至少一个值。
在扩展技术方案中描述了本发明的其它有利构造。
在按照本发明的用于控制印刷机、特别是胶版印刷机的输墨装置的方法中,该输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油墨计量元件和一个控制单元,为了要达到的额定着墨,将油墨计量元件从第一油墨量配量、特别是油墨计量元件开口的第一尺寸转换到第二油墨量配量、特别是油墨计量元件开口的第二尺寸。油墨计量元件在达到额定着墨之前的输墨装置不稳定阶段期间至少在一个时间段由控制单元调节到暂时的第三油墨量配量。控制单元为了确定该暂时的第三油墨量配量处理输墨装置不稳定阶段期间的至少一个当前的实际着墨值。
本发明使得可以基于不稳定着墨来调节。暂时的第三油墨量配量应该平衡输墨装置中实际墨量和额定墨量之间的带符号的差(超量或欠量)。控制输墨装置中的油墨量。该控制尤其适用于正式印刷。输墨装置可以具有多个油墨计量元件。特别是,油墨计量元件可以是比色计,油墨滑阀、圆筒、计量偏心轮或计量滚筒。当前的实际着墨可以是不稳定的。第三油墨量配量作为油墨计量元件的加强调节、更准确地说是油墨计量元件开口大小的加强调节的结果进行。第三油墨量配量也可以称作动态油墨量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未经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39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