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03996.9 | 申请日: | 200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8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简兆南;罗伟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14 | 分类号: | G03B21/14;H05K1/18;H05K7/2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投影系统,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适用于投影系统的光阀装置。
【背景技术】
在投影系统中,光阀直接影响投影影像品质,因此维持光阀工作温度格外重要。请参考图1及图2,习知技术中,是先将光阀11装设于托座12上,再组装于电路板13上,后在相对设置光阀11位置的电路板13背面装设一散热结构14,散热结构14为具有散热鳍片143的一散热本体141与借由导热贴片15与光阀11相连接的一导热块142,借由导热块142以将光阀11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散热本体141,再透过散热本体141与空气产生对流而将热量移除,以达到冷却光阀11。
而目前散热结构14的材质多使用比重较轻的铝,但由于投影系统亮度需求越来越高,相对的光阀11工作温度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散热结构14的散热能力,目前解决方式是将散热结构14的材质更换为铜或导热更好的材质,但由铜制成的散热结构14成本较高且重量较重,因此,只将散热结构14中的导热块142改为铜材质,而散热本体141仍使用铝。
然而,当散热本体141与导热块142材质不同时,就会产生结合上的困难,目前采取的结合方法有二:其一为利用焊接来结合散热本体141与导热块142,但焊接成本较高且会造成散热结构14强度较差;另一种方法是将散热本体141与导热块142利用螺丝锁在一起,但因为导热块142接触热源(即光阀11)处有螺丝头会使得散热结构14的散热效果差,且需钻孔、攻牙与锁螺丝等制程使得加工成本较高,再者,若螺丝没锁好也不易发觉,且当螺丝松脱时易使散热结构14稳定性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光阀装置,由于散热结构透过散热本体的槽道形状与相对应导热块的固定部的设计,直接组合散热本体与导热块,借此可降低热阻,以提高散热结构可靠性,进而增加光阀散热速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光阀装置,利用导热块的热传导系数大于散热本体,使得与光阀相接触的导热块可迅速将热量传导至散热本体,且可达到成本低、重量轻及散热迅速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阀装置,包括:
一电路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及贯穿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的一穿孔;
一光阀,设于该电路板的第一表面;以及
一散热结构,设于该电路板的第二表面,其特征在于:该散热结构包括:
一散热本体,其面向该电路板的第二表面的一表面设有一槽道,该槽道定义一长度方向及一垂直于该长度方向的宽度方向,该槽道的两端沿该长度方向延伸到该散热本体的两端,且该槽道具有一接合面及相对该接合面的一开口,而该接合面于该宽度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于该开口于该宽度方向的最大宽度;以及
一导热块,包括一固定部及一连接于该固定部的导热部,该固定部嵌固于该槽道内且其一底面抵靠于该接合面,该导热部穿过该穿孔与该光阀相接触。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达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阀装置,包括一电路板、一光阀及一散热结构,其中,电路板具有一穿孔,光阀是设于电路板的一第一表面,散热结构设于电路板的一第二表面且包括一散热本体及一导热块,散热本体的一表面设有一槽道,槽道具有一接合面及相对接合面的一开口,而接合面的最大宽度大于开口的最大宽度,导热块包括一固定部及一连接于固定部的导热部,固定部嵌固于槽道内且其一底面抵靠于接合面,导热部穿过穿孔与光阀相接触,借由散热本体及导热块的设置以提高散热结构可靠性,进而增加光阀散热速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光阀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之一:
1、由于散热结构透过散热本体的槽道形状与相对应导热块的固定部的设计,不需借由其他媒介或元件,直接组合散热本体与导热块,借此降低热阻,提高散热结构可靠性,进而增加光阀散热速度。
2、导热块的热传导系数大于散热本体,使得与光阀相接触的导热块可迅速将热量传导至散热本体,且整体散热结构相较于习知,可达到成本低、重量轻及散热迅速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光阀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光阀装置的侧视剖面图。
图3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阀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B是图3A所示的光阀装置的侧视剖面图。
图4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阀装置的另一散热结构的侧视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39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