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闪烁发光的纺织用品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04175.7 | 申请日: | 2007-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0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段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伟杰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23/00;F21V33/00;F21W121/06;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肖梅;谢丽娜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闪烁 发光 纺织 用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闪烁灯机构,尤其指一种使用于纺织用品中具有受震动即产生发光闪烁特性的闪烁灯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物质水平不断地提升,消费大众对于商品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商品本身所具有的基本功能,例如:衣物不仅要提供御寒的功用,也需要更具有美观的要求,鞋子不仅要保护人类的足部,同时也需要形式新颖上的要求,从而使得这些商品除了须具备基本功能外,也必须积极地提高其附加价值,始能获得消费者的购买。
通过科技的进步,有许多电子元件可用以协助产生发光闪烁的灯光效果,其主要是通过控制IC等的电子元件来配合发光二极管,以达成所述的目的。在目前的市面上,已出现具有震动闪烁灯的鞋子或背包等,其可提供吸引众人的目光的效果,尤其在夜间时,若穿著具有震动闪烁灯的鞋子,其可配合人们走路所呈现出的发光闪烁变化,则具有警示及美观的双重独特效果。
但是,随着人们追求标新立异的感官需求,具有闪烁效果的鞋子或背包等,已逐渐难再符合人们的需求,当随着技术的发展及演进,如何令震动闪烁灯的结构,以及应用领域能加以提升,而不再仅局限于鞋子或背包上,进而符合人们求新求变的需求,就是相关业者所追求的目标。再者,值得一提的是,震动闪烁灯的震动开关,其内部大多是采用弹簧的摆荡接触以作为电路导通,在实际使用上,若于震动时,弹簧却灵敏度不足,其未有产生震动幅度,则电路将有未导通的情形,而无法产生闪烁的效果,使用上难免有些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可闪烁发光的纺织用品,其使用穿著时可提供具趣味性及炫丽的耀眼效果,致而符合人们求新求变的需求,且同时具有灵敏发光闪烁效果,以避免未发生预期的发光闪烁动作。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闪烁发光的纺织用品,包括:一纺织对象,一结合于该纺织对象的表面上的装饰品,以及一个以上的闪烁灯机构,与该装饰品结合,该闪烁灯机构包含:一发光电路元件,具有一第一电路板、一控制IC及多个LED,该第一电路板形成有电路,该控制IC及所述的LED分别设置于该第一电路板上,且各与该第一电路板的电路电性连结;至少一电池,与该发光电路元件电性连结,以供应所需的电源;一震动开关元件,具有一第二电路板、一绝缘外壳及至少一金属滚珠,该第二电路板与该第一电路板的电路电性的连结,且该第二电路板形成有多个第一及第二导通部,该绝缘外壳与该第二电路板结合,且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的第一及第二导通部并位于该容置空间中,该金属滚珠可滚动地容设于该绝缘外壳的容置空间中;及一透明的塑料件,包覆上述的发光电路元件、电池及震动开关元件。
由此,上述的震动开关元件受震动时,该金属滚珠与任一的第一及第二导通部接触,即产生出一触发讯号,该控制IC接收到该触发讯号,产生一驱动讯号推动所述的LED在一段闪烁时间内闪烁。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闪烁灯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闪烁灯机构的立体部份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闪烁灯机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闪烁灯机构的电路接脚图;
图5为本发明闪烁灯机构的电路方块图;
图6为本发明闪烁灯机构与装饰品和纺织对象结合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闪烁灯机构
20发光电路元件
21第一电路板 22控制IC
221震动单元 222时序单元
223触发单元 224时控单元
225控制单元 226驱动单元
23LED
30电池
40震动开关元件
41第二电路板 411第一导通部
412第二导通部 42绝缘外壳
421容置空间 43金属滚珠
50塑料件
60壳体
61穴
7装饰品
8纺织对象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闪烁灯机构1,其包括有一发光电路元件20、至少一个电池30、一震动开关元件40及一塑料件50,以及可进一步包括一壳体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伟杰,未经段伟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41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炉出钢渣洗配精炼炉快速脱硫方法
- 下一篇:模拟电压锁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