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发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5465.3 | 申请日: | 200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9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隆夫;笹嶋刚;福田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P5/06 | 分类号: | F01P5/06;H02K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发电机,该发动机发电机将具有排气消音器的发动机的发动机主体和由该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搭载在敞开型的框架上。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的发动机主体和由该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搭载在敞开式的框架上的发动机发电机中,由于发动机及发电机的周围是敞开的结构,所以高温部分的冷却比较容易,也有利用导向部件将发动机主体的冷却排风和发电机的冷却排风引导至排气消音器侧以冷却排气消音器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312846号公报。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是将发动机主体的冷却排风和发电机的冷却排风引导至排气消音器并直接对其吹风的结构,因此,冷却效率不高,而当排气消音器的容量增大时,来自排气消音器的高热对其他部件的影响增大,而且对于由于冷却了排气消音器而成为高温的冷却风的扩散方向的考虑等也难以进行应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发电机,该发动机发电机能够在提高排气消音器的冷却效率的同时,减小来自排气消音器的高热对其他部件的影响,并将从排气消音器排出的气体的排出方向确定在一定方向上,从而易于确保设置空间。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第一方面的发明是一种发动机发电机,所述发动机发电机将具有排气消音器的发动机的发动机主体和由该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搭载在敞开式的框架中,所述发动机发电机的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消音器配置在所述发电机的一侧上方,管道包括:隔板部,其将所述排气消音器和所述发电机之间隔开;底板部,其从所述隔板部的下端向相对于所述发电机的相反侧延伸;顶板部,其与所述隔板部的上部连设,并从上方覆盖排气消音器;端板部,其将所述隔板部、所述底板部和所述顶板部的相对于所述发动机主体的相反侧的端部连起来,在所述管道内形成有容纳所述排气消音器的消音器容纳室,所述消音器容纳室使相对于所述发电机的相反侧敞开而使相对于所述发动机主体的相反侧封闭,并且,在所述消音器容纳室的所述发动机主体侧的端部形成有用于引入来自所述发动机主体的冷却风的发动机侧冷却风入口和用于引入来自所述发电机的冷却风的发电机侧冷却风入口。
此外,第二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发明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发电机侧冷却风入口使冷却风在所述消音器容纳室内沿着所述排气消音器的长度方向流通,并且所述发电机侧冷却风入口配置得比所述排气消音器靠近下方。
第三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发明或第二方面的发明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顶板部的上方配置燃料箱。
第四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三任一方面的发明的结构的基础上,面向与所述消音器容纳室的向相对于所述发电机的相反侧开口的方向正交的左右任一方向配置控制面板。
根据第一方面的发明,通过使来自发动机主体和发电机的冷却排风汇合并在排气消音器的周围集中流动,能够提高排气消音器的冷却效率。此外,通过将排气消音器容纳在管道内的消音器容纳室中并将冷却了排气消音器后的冷却排风吹出的方向确定为相对于发电机的相反侧的一个方向,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从排气消音器向发电机等的其他部件侧泄漏高热,由此能够将来自排气消音器的高热对发电机等的其他部件所带来的影响抑制为较小。而且,来自消音器容纳室的冷却排风从开口面积比较大的排出口排出,从而能够通过降低排风速度来将给发动机发电机的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抑制为较小。
并且,根据第二方面的发明,能够使来自发电机的冷却排风沿着排气消音器的配置方向有效地流通,从而进一步提高排气消音器的冷却效率。
根据第三方面的发明,能够抑制在排气消音器产生的声音泄漏到上方,并且能够使来自排气消音器的高热不给燃料箱带来影响。
另外,根据第四方面的发明,将来自消音器容纳室的冷却排风的排出方向设定在相对于建筑物的墙壁的相反侧,从而能够将发动机发电机设置为靠墙,此时能够将控制面板配置在易于操作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发动机发电机的局部剖开的主视图。
图2是沿图1的箭头2观察的俯视图。
图3是从图2拆下了燃料箱及盖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沿图1的箭头4观察的图。
图5是沿图4的箭头5观察的图。
图6是框架、燃料箱、上部盖、保护盖以及控制面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框架以及管道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用于示出发电机、排气消音器以及管道的相对配置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54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