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电感应双向信息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05854.6 | 申请日: | 200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5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黄耀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耀生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H04B10/24;H04B10/00;G09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久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毓勤 |
地址: | 510000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感应 双向 信息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感应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采用中央处理器控制并由光纤传递信号的光电感应双向信息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光电感应技术的诞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目前的光电感应技术主要采用单向传递信息,没有双向传递信息的功能。例如,已有的人体穴位的人体模型基本上都是采用发光体嵌入人体穴位上,该发光体通过一微动开关连接电源供电,需要时点亮该学位。这种人体模型在实验教学时经常用到,而这种结构的人体模型,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人体穴位数量庞大,在标准人体模型的有限空间内无法完成学位发光体的安装,无奈只好扩大人体模型体积,另外,人体穴位数量庞大,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操作者对于相应的穴位很难准确找到其微动开关,容易造成错误操作,同时,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和频率,会使操作人员往返频率和次数增加,给教学、实验带来不必要的操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便捷、定位准确、传输距离远、全自动控制并能够双向信息显示的光电感应双向信息显示装置,该装置采用光纤传递信号并由中央处理器处理信息,有效的减小了教学模型的体积,并使学习过程达到很好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电感应双向信息显示装置,包括一电路板底座和至少一个在电路板底座上固定的实物模型,一中央处理器,一显示装置和一控制单元与该中央处理器电连接,在实物模型的相应位置上设置有一组光纤,在电路板底座的相应位置上设置有与光纤相对应的一组光电发生器、一组光电感应元件和一组保套;每一光纤的另一端开口于实物模型表面,并外置的设置一个光电收发器与其对应,其中每一光纤、一个光电发生器、一个光电感应元件、一保套和外置的一个光电收发器组成一个结构单元。
本发明的光电感应双向信息显示装置,其中光电感应元件设置在光电发生器的下方或旁边,二者均焊接在电路板底座上的光纤与电路板底座接口处,并密封在保套内。
本发明的光电感应双向信息显示装置,其中光电发生器可以是光电二极管或红外发射管。
本发明的光电感应双向信息显示装置,其中光电感应元件可以是光敏电阻、光敏三极管或红外接收管。
本发明的光电感应双向信息显示装置,其中光电信息收发器可以是光电二极管、红外线摇控、发光体或激光笔。
本发明的光电感应双向信息显示装置,其传递的信息可以是中文、各种语言文字、数字、图表、图型或颜色等符号。
本发明提供的光电感应双向信息显示装置,利用了光纤的光电感应原理结合中央处理器技术,有效实现了光电信息的双向传递,具有信号传递远、定位准确、信号直观并双向显示、信息处理功能强大等多种优点,应用于教学模型使得学习过程达到很好的效果,而且有效缩小了模型体积,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光电感应双向信息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光电感应双向信息显示装置的结构单元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光电感应双向信息显示装置的信号传递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人体穴位模型穴位双向显示的电路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人体穴位模型穴位双向显示的键盘面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光电感应双向信息显示装置的构造、信号传递等相应信息,同时解释本案提供的光电感应双向信息显示装置对比已有技术所具有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如图1所示:本案提供的光电感应双向信息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组成部件由一外壳1、一实物模型2、一组光纤3、一电路板底座4、一中央处理器5、一控制单元6、一显示装置7和一光电收发器11组成,该实物模型2的相应位置上设置有一组光纤3,在电路板底座4的相应位置上设置有与光纤3相对应的一组光电发生器8、一组光电感应元件9和一组保套10;每一光纤的另一端开口于实物模型2表面,并外置的设置一个光电收发器11与其对应,其中每一光纤3、一个光电发生器8、一个光电感应元件9、一保套10和外置的一个光电收发器11组成一个结构单元。其中光电发生器8可以是光电二极管或红外发射管,光电感应元件9可以是光敏电阻、光敏三极管或红外接收管,光电收发器11可以是光电二极管、红外线摇控、发光体或激光笔,中央处理器可以是计算机,控制单元可为键盘,显示装置为显示器或投影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耀生,未经黄耀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58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