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5882.8 | 申请日: | 200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2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稻田哲治;浅野光康;胜义浩;古川德昌;村上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及其 驱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由液晶显示装置构成的显示部和背光灯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材料其自身不发光。因此,例如在液晶显示装置的背面配置向下型(下型)背光灯。此外,在彩色液晶显示装置中,1个像素例如由红色发光亚像素(sub pixel)、绿色发光亚像素和蓝色发光亚像素这三个亚像素构成。而且通过使构成各像素或各亚像素的液晶小室作为一种光快门(光阀)进行动作,即通过控制各像素或各亚像素的光透过率(数值孔径)并控制从背光灯射出的照明光(例如白色光)的光透过率,从而显示图像。
以往,背光灯以均匀并且固定的亮度对整个液晶显示装置进行照明,但是例如由日本特开2004-258403公开了与这种背光灯不同结构的背光灯,即由与构成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显示区域的多个显示区域单元对应的多个光源单元构成,具有使显示区域单元中的照度的分布改变的结构的背光灯。
而且,通过这种背光灯控制(也称为背光灯分割驱动),能够实现由液晶显示装置中的白色水平的增加、黑色水平的降低而导致的对比度增加,其结果能够实现图像显示质量的提高、背光灯耗电的降低。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58403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根据从外部输入到驱动部的输入信号,从驱动部对各像素提供控制像素的光透过率的控制信号,但是关于分割驱动的背光灯,可考虑根据以下所说明的方法进行控制。即,设构成背光灯的各光源单元的最高亮度为Ymax,并设显示区域单元中的像素的光透过率(数值孔径)的最大值(具体地说例如是100%)为Ltmax。另外,当设构成背光灯的各光源单元的最高亮度为Ymax时,用于求得显示区域单元中的各像素的显示亮度y0的各像素的光透过率(数值孔径)为Lt0。从而,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构成背光灯的各光源单元的光源亮度Y0满足:
Y0·Ltmax=Ymax·Lt0
此外,在图10的(A)和(B)中示出了这种控制的概念图。在此,使光源单元的光源亮度Y0对液晶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中的每一帧(出于方便称为像素显示帧)分别变化。
与提供给构成显示区域单元的多个像素的多个控制信号中的最大值相当,将从外部输入的输入信号称为显示区域单元内最大输入信号(值为:xU-max)。而且,假设某个显示区域单元(出于方便称为第(A+1)号显示区域单元)的显示区域单元内最大输入信号的值xU-max为较大的值xH,与该显示区域单元相邻的(邻接的)显示区域单元(出于方便称为第A号显示区域单元和第(A+2)号显示区域单元)的显示区域单元内最大输入信号的值xU-max是较小的值xL。即,与该第(A+1)号显示区域单元对应的第(A+1)号光源单元的光源亮度为较高的值YH,另一方面,与第A号和第(A+2)号显示区域单元对应的第A号和第(A+2)号光源单元的光源亮度为较低的值YL。在图11的(A)中示意地示出了用于控制构成这种显示区域单元的像素中的光透过率(数值孔径)的输入信号的状态,在图11的(B)中示意地示出了光源亮度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58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驾照车载智能监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电源加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