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阀式给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6051.2 | 申请日: | 200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9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升;耿德成;李新磅;冯伟;井绪刚;胡安全;段玉甫;屈伸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东升 |
主分类号: | F16N25/00 | 分类号: | F16N25/00;F16N27/00;F16N2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欣棠 |
地址: | 100036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给油器,尤其是一种用于供给润滑油脂的阀式给油器。
背景技术
润滑系统中润滑油脂的正常输送和供给十分重要,特别是大型设备的关键部位更需要润滑油脂的正常供送。为保证润滑油脂准确正常的供送,现多采用集中润滑。目前,集中润滑常用的有单线、双线、油气等润滑方式,其主要元器件为单线式给油器、双线式给油器、递进式给油器等。但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单线式、双线式或递进式给油器,都不能进行随机控制,在设计时要求准确计算出系统每点的油脂用量,实际使用中不易调整,且系统每点的润滑周期必须相同;单线式给油器存在适用范围小的缺陷,仅适用于黏度等级低、流动性好的流体,对于黏度等级高或流动性差的流体、半流体介质,则无法进行正常供送;而双线式给油器和递进式给油器的结构比较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使用中故障率高;双线式给油器必须两根主管路并行交替供油,管路复杂;递进式给油器应用中一旦发生故障,无法准确判断故障点位置,检修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行集中润滑系统中油脂供给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通过试验研究,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阀式给油器,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护容易,适用范围广,可满足集中润滑系统各点的不同润滑需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阀式给油器包括给油器体、阀芯和活塞,给油器体含阀腔和活塞腔,阀腔设一个进油口和两个出口;活塞腔活塞一侧为进油腔,与阀腔一出口连通,活塞另一侧为出油腔,与阀腔另一出口连通,出油腔设出油口;阀芯沿轴向在阀腔内往复滑动,设置有单一的环形槽,或者设置有环形槽与可连通二出口的通油孔,该通油孔是由轴向孔与其连通外侧壁的径向孔构成;阀芯活塞上设复位元件。
驱动阀芯滑动后,阀腔与阀芯进入工作位置,进油口与一出口通过阀芯的环形槽相连通,与另一出口截止,这时进油口的润滑油脂通过阀芯的环形槽进入活塞一侧的进油腔,推动活塞移动,压缩复位元件,出油腔中的润滑油脂通过出油口进入管道至工作点;驱动停止阀芯复位,回到原始位置,进油口与二出口均截止,二出口通过阀芯的环形槽或者通油孔相连通,使活塞两侧的进油腔与出油腔接通,复位元件复位,推动活塞反向移动,进油腔的润滑油脂通过阀芯的环形槽或者通油孔连通的二出口进入出油腔。
阀芯可通过电动、液动、气动、机动、手动或电磁驱动在阀腔内滑动。
活塞或给油器体可另行设置给油量调节装置和检测装置。
该给油器适用于各种不同压力、黏度范围内的润滑油脂。
该阀式给油器,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护容易,适用范围广,设置给油量调节装置和检测装置后,能对每个润滑点油脂供给量进行随机调整,对每点的润滑周期随机设定,可满足集中润滑系统各点的不同润滑需要,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种形式阀式给油器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第一种形式阀式给油器的原始状态示意图
图3为另一种形式阀式给油器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另一种形式阀式给油器的原始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所示,该阀式给油器,主要由给油器体1、阀芯2和活塞5等组成。
给油器体1含阀腔3和活塞腔4。阀腔3设一个进油口P和两个出口A、B;活塞腔4内活塞5一侧为进油腔4a,与阀腔3的出口A连通,活塞5另一侧为出油腔4b,与阀腔3的出口B连通,出油腔4b设出油口C。给油器体1所含阀腔3和活塞腔4亦可分立设置,二者的连通由管路连接。
阀芯2的结构有两种形式:图1、图2所示的阀芯2设有环形槽2a,阀芯2工作状态时,环形槽2a可连通进油口P与出口A,二出口A、B则截止;停止状态时,环形槽2a则可连通二出口A、B,进油口P与出口A截止。
图3、图4所示的阀芯2除设有环形槽2a外,偏转一定角度设置有连通二出口A、B的通油孔2b,通油孔2b是由轴向孔与其连通外侧壁的径向孔构成。阀芯2工作状态时,环形槽2a连通进油口P与出口A,二出口A、B则截止;停止状态时,由通油孔2c连通二出口A、B,进油口P与出口A截止。
活塞5台阶处设置复位弹簧6。
该阀式给油器外接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可采用电动、液动、气动、机动或手动等驱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东升,未经王东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60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烘干机
- 下一篇:廉价生产无农药残毒农作物的方法